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2025年6月5日,中南民族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建设专家报告会。中南民族大学校长刘义表示,学校将坚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注重培根铸魂强基,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准则,构建“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AI+专业集群,努力培育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赋能科学研究范式创新,强化技术伦理规范应用,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
分析认为,刘义提出构建“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变革趋势以及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其核心动因和战略意义可从以下多维度深入解析:
一、响应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
(一)国家AI战略驱动。“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中国将AI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校需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培养支撑AI产业化与产业AI化的复合型人才。
(二)破解产业“融合型人才荒”。传统行业(制造、医疗、农业、金融等)智能化转型面临“懂AI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不懂AI”的困境。“AI+X”模式旨在培养横跨技术与垂直领域的“桥梁型人才”,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升级。
二、应对科技革命对教育范式的重构
(一)AI渗透所有学科领域。从基因测序(生物+AI)到智能司法(法学+AI),AI已成为基础性、颠覆性技术。单一学科教育无法满足未来创新需求,学科壁垒必须打破。
(二)培养未来竞争力核心素养。在AI替代重复性工作的时代,人才需具备 “双核能力”:
1.AI技术应用能力(数据思维、算法理解、工具开发);
2.X领域纵深能力(行业知识、创新思维、人文伦理)。
三、破解传统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
(一)弥补专业教育滞后性。传统专业课程体系难以快速响应技术迭代(如生成式AI爆发)。“AI+X”通过模块化课程、跨学院项目制学习,实现知识体系动态更新。
(二)解决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纯AI人才集中于头部企业,而“AI+制造”“AI+文旅”“AI+社会治理”等场景需要下沉型人才。复合培养提升学生 “行业嵌入能力”与就业弹性。
四、凸显民族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一)服务民族地区智能化转型。针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保护、特色农业),培养懂民族语言文化、能落地AI解决方案的本土化人才,破解“数字鸿沟”。
例如:AI+民族语言保护、AI+特色农产品溯源、AI+民族医药数字化。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术赋能。利用AI技术开发多民族文化交流平台、智能舆情分析系统等,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技术支撑。
五、构建跨学科生态的具体实践路径。刘义校长推动的 “人工智能+X”体系,可能包含以下核心举措:(见下表)
维度
实施内容
学科重组
设立“AI+教育”“AI+设计”“AI+经济”等微专业,允许学生跨学科认证学分。
课程革新
开发《AI伦理与法治》《行业AI案例实践》等通识课,要求所有专业学生修读AI基础模块。
平台建设
建立跨学院AI实验室(如民族医药AI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师资融合
组建“双导师制”(AI专家+行业教授),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授课与研究。
评价改革
认可跨学科成果(如AI辅助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设立复合型人才专项奖学金。
六、深层价值:重塑高等教育本质。刘义校长的提议直指高等教育的未来方向:
(一)从“专业分割”到“问题驱动”:以现实复杂问题(如乡村振兴、老龄化)为中心组织知识。
(二)从“知识传授”到“AI增强型学习”:利用AI工具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培养效率。
(三)从“就业导向”到“未来定义”:培养学生用AI重构行业生态的变革能力。
因此,这是一场关乎生存的人才培养革命,刘义校长主张构建“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绝非简单增设课程,而是对高等教育范式的系统性重构:“人工智能+X” = 技术素养 × 领域知识 × 人文伦理,其本质是培养 “驾驭AI而非被AI驾驭” 的新时代人才,使中南民族大学成为民族地区智能化转型的“人才引擎”和“创新策源地”。这一战略既回应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国家部署,也彰显了民族院校在科技浪潮中的独特使命。
刘义,男,汉族,1970年出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研究方向为热化学与热分析,生命过程化学,药物物理化学,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
中南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理并重、特色鲜明,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72个本科招生专业。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3万余人。学校深入实施“政治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稳步推进“文优、理强、工精、艺卓”的学科专业布局。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微信咨询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 办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