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中国军迷圈子里,流传着一个梗:“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

0
分享至

在互联网军事圈里一直流传着一个梗:“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
说的就是陪伴了中国装甲兵数十年的老伙计——59式中型坦克。

在至少30年内,是它支撑着中国装甲部队的发展。59式低矮的车身,椭圆的炮塔、排列紧凑的五对负重轮,几乎成了国产坦克的标志。自下线以来,59式坦克累计生产近万辆,除了自用,还出口到其他国家,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位中国装甲兵的功勋战士——59式中型坦克。

1950年11月,随着志愿军入朝,中国从苏联引进了10个坦克团的T-34/85,装甲部队初具规模。苏联还承诺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在苏联东欧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专门立项了三个和坦克直接相关的大型兵工厂,分别是炮厂、发动机厂和坦克总装厂。


这三座工厂从1954年起陆续开建,苏联全面提供了从工厂设计、生产线布局到技术图纸和关键设备的全面支持,还派来62名专家现场指导;同时他们还接收大量中国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工人去苏联培训。

苏联援助的坦克厂,原本计划生产的是T-34/85,但中国出兵朝鲜赢得了斯大林的信任,苏联援华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坦克厂原计划生产的T-34也更新成了T-54A。

T-54是从T-44发展而来,其改型T-54A的性能在当时也属于世界先进行列。苏联决定向中国输送T-54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刚刚开始试生产,可见当时他们对华援助确实是真诚的。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苏联除了帮助中国建坦克厂,还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帮我们建立了车辆工程系,使得中国具备了自主培养坦克工程人才的能力!这对我们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954年,中国第一座坦克制造厂——内蒙古第一机械厂(617厂),在包头破土动工。为什么选址在包头?有三个原因:一是包头远离海岸线,属于当时的战略腹地。第二、包头外围有大青山等天然屏障,便于坦克进行试验;第三、包头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开采和使用。



后来中苏闹翻,包头变成了高威胁地区,我们又在河南建了新的坦克厂,这是后话。

617厂在建设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通信地址统一写“包头市二号信箱”,往来信件中禁止出现“坦克”二字。甚至连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到达工厂后,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造坦克。

1957年11月,为了让国产坦克在建国十周年阅兵中亮相,工厂接到了生产阅兵坦克的任务。造坦克,必须先造发动机。T-54A使用的B2发动机,是苏联从T-34到T-72,长期使用的动力系统,它开创了坦克使用柴油机的时代。这款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也相对低廉。

1958年1月,发动机厂在基建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开始提前试制柴油机,终于在当年建军节那天拿出了第一台国产的B2-54A型坦克发动机,首批生产了30多台,当时617厂接到的任务是交付32辆阅兵坦克,但实际生产了36辆,多出来的那几辆被选中去执行另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后面会单独介绍。


负责坦克总装的617厂为了按期交付,在厂房和技术工人都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全力以赴,终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于1958年11月5日,用苏联零部件,组装出了第一台“中苏友谊车”。这台车在完成了50公里的试车后,顺利通过鉴定。

与此同时,617厂一直在试制T54A所需的14大主要零部件,它们分别是:炮塔、车体、变速箱、行星转向机、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平衡轴、液压缓冲器、油散热器、水散热器、加温锅、炮塔转向机和高射机枪枪架。

其中,最难的是炮塔。

刚建厂的617厂当时没有铸造炮塔的能力,他们派人去上海,向上钢三厂求助。在上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617厂的工人按照苏联工艺成功制造了6个炮塔,并运回包头。随后技术人员返回包头,开始独立制造。他们在先后解决了装甲钢的炼制、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各种难题之后,终于掌握了坦克炮塔的生产技术。


1958年12月25日,第一台国产T-54A中型坦克终于在617厂正式下线;五个月后的1959年5月26日,全部36辆坦克生产完成,617厂在总装车间举行了隆重的国庆献礼,坦克移交仪式。随后,工厂派出技术保障人员和坦克一起,进驻北京天坛公园的装甲兵受阅部队训练场,全程保障装备状态的良好。

1959年十月一日,32辆崭新的国产T-54A在天安门亮相,正式向世界宣告,中国从此具备了生产坦克的能力。1959年底,国产T-54A定型,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

前边我们提到,首批坦克617厂生产了36辆,阅兵只用了32辆。另外四辆坦克中的三辆,是被选中要去参加著名的9000公里大试车。

59式坦克的技战术指标是根据苏联军队的标准和欧洲的自然环境制定的,中国是第一次造坦克,为了在量产前摸清和验证59式的基本状况,中国人民解放军6572部队负责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实车试验,目的是在接近实战的条件下,全面考核59式的制造质量、使用特性和各项性能。

试验从1960年1月10日开始,1961年3月6日结束,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先后在北京、哈尔滨、南京、广州、包头五个地区进行,总行驶里程9000公里,因此被称为9000公里大试车。


参加这次大型试验的人员,除了军人,还有工厂、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参试坦克一共三辆,从首批36辆下线车辆中挑选而出,编号分别是P11B59033、034、035(简称1号车、2号车、3号车)。

这次大型试验测试的项目一共有6个。它们是:底盘系统、炮塔与武器系统、电器与通信系统、使用与维修便捷性、坦克卫生学、油料适应性与使用性能。

六大项中的坦克卫生学,在当时属于比较超前的课题,咱们单独介绍一下。

坦克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坦克乘员在驾驶和作战过程中,身体指标的变化,为未来制定坦克兵的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生活营养标准,以及今后坦克的人机设计提供依据。

当时军事医学科学院派出了好几位专家跟随随车组测试,结果显示,驾驶59式连续作业3到5小时后,乘员的体力会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手握力和腿蹬力数值大幅降低、单腿站立时间降低、阅读错误率明显上升。这说明,长时间驾驶59式,不但体能下降明显,乘员的中枢神经和平衡机能也会受到震动、噪音和灰尘的伤害。

这次坦克卫生学试验取得的成果被反馈回617厂,但苏联坦克专家却对这些数据不以为然,认为无需整改。所以在量产59式的时候,乘员的舒适度并没有得到改善。幸运的是,我国在后续开发69坦克的时候,这些被验证的数据得到了重视,并应用到了69式的设计中。从苏联专家对中国取得的数据不重视这件事看,苏联坦克舒适性差,主要还是他们的观念问题。


说起苏联专家,在试验的时候也有一些小插曲。

据当时参与测试的冯天恩老先生回忆,试车的时候中国驾驶员操作普遍比较柔和, 驾驶风格相对沉稳,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轻易冒险。但苏联专家却批评中国驾驶员,说你们开的太慢,没有充分发挥出坦克的机动性。所以后来只要有苏联专家在场,试车组就会派驾驶技术最好的驾驶员,把坦克速度给飙起来。这时候苏联专家就会露出满意的神色,伸出大拇指说:哈拉少,哈拉少。

59式坦克的整备质量是34吨,它可以在公路跑出每小时50公里以上的速度,同时油耗在同期的中型坦克中也算经济。它的主油箱能装812升柴油,每百公消耗180~190升,加满一箱油能跑400多公里。

俄罗斯T-80使用燃气涡轮系统,油箱1000升,每百公里的耗油量为250升,最大行驶距离为400公里;德国豹2A6使用的MTU公司的中冷柴油机,油箱加满1200升,百公里油耗219升,正常情况下能跑550公里;M1A1也是燃气轮机,载油1907.6升,百公里油耗383升,公路行驶距离大约是500公里。

好,咱们再说回1960年的9000公里大试车。


经过一年半的试验之后,参试人员都对59式给予了“好用,耐用”的评价。但是和苏联原版T-54A相比,受限于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59式没有安装红外夜视仪,也简化了火炮稳定系统,改变了装甲钢的成分,所以它的火控系统相对落后,装甲防护能力也有所下降。

但和同时代的M48、酋长这些坦克相比,除了火控系统,59式在火力、机动和防护这三大性能上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中国装甲兵的绝对主力装备。

据公开数据,从1963年3月到1980年,中国总共生产59式超过一万辆,其中包括各种衍生型号,包括59-1、59-2、59-2A、59-3和魔改的59D,还有和美国合作后来夭折的美洲虎等等。其中我个人觉得比较有个性的是本世纪初开发的59-120A,它安装了一门120毫米坦克炮,名副其实的小车抗巨炮。


这当然是个试验车型,因为中国装甲兵在坦克三大性能中特别强调火力,他们认为如果打不穿敌方坦克的装甲,火控系统再先进、装甲再厚跑的再快也没用。所以提升坦克主炮的威力,被当作59式的优先改进方向。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就出现了扛着120口径滑膛炮的59式。它全长六米的炮管在发射国产穿甲弹的时候,能在1500米距离上洞穿550毫米厚均质装甲,让老坦克也焕发了青春。

59式这个老伙计,不仅是中国坦克工业完整起步的见证者和奠基者,还独自撑起了一个时代,后来的69式、79式、80式乃至99式坦克的发展,都离不开这名老兵所打下的基础,它是中国装甲力量走向世界的起点,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钢铁意志。

本文是视频演播稿的文字版。

参考资料:

《国产坦克批量生产的前奏曲:忆59式坦克大型试验》

《中国陆军坦克的成长之路》

《 虎啸东方——中国59式到88式主战坦克的技术发展》

《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在大青山脚下写就荒漠神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荷兰退出干预,将公司控制权归还中国母公司,但还留了个尾巴

荷兰退出干预,将公司控制权归还中国母公司,但还留了个尾巴

潮鹿逐梦
2025-11-19 20:50:02
秋假还得看浙江!男老师带50多名学生夜宿绿皮火车视频火了

秋假还得看浙江!男老师带50多名学生夜宿绿皮火车视频火了

大象新闻
2025-11-19 20:14:02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朱婷被欺负后愤怒离开!孙颖莎丢双冠后表现很坦然,没意识到危机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20 00:00:36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贰文
2024-10-31 00:30:11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曝卡塞米罗拒绝降薪续约曼联原因!经纪人预测其离队,有别于马奎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9 11:53:40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重锤!武汉知名三甲医院扩建!

越乔
2025-11-19 23:11:15
广东全运获惊喜!陈家政四强轰32分!顶投三分+反击能力太狠了!

广东全运获惊喜!陈家政四强轰32分!顶投三分+反击能力太狠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9 22:16:56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日媒忧虑:高市政权无人当得起“中日桥梁”

参考消息
2025-11-19 14:42:06
马特乌斯:我和马拉多纳就像梅西和C罗,但我们场外相处更多

马特乌斯:我和马拉多纳就像梅西和C罗,但我们场外相处更多

懂球帝
2025-11-20 06:29:03
Tabe离队真相曝光,AL粉丝无法接受!TheShy转会迎来最终大结局

Tabe离队真相曝光,AL粉丝无法接受!TheShy转会迎来最终大结局

姚某人说联盟
2025-11-20 00:02:34
上海波涛装饰(集团)有限公司8.14触电事故报告公布,致1人死亡

上海波涛装饰(集团)有限公司8.14触电事故报告公布,致1人死亡

中国基建报
2025-11-18 18:30:51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17 10:09:24
南部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相继发声!

南部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相继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3:55:09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李将平老师
2025-11-18 20:28:43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广州长隆马戏团笼中表演突发意外,演员坠落砸向另一位表演者

极目新闻
2025-11-19 22:40:07
吴艳妮复盘全运会:为自己表现打0分,我现在很想哭但要坚强

吴艳妮复盘全运会:为自己表现打0分,我现在很想哭但要坚强

全景体育V
2025-11-19 22:13:01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日军侵华展览被阻挠后续!官方通报,贾女士道歉,社区书记被停职

好贤观史记
2025-11-19 15:34:28
李晨洋获全运男子撑杆跳金牌

李晨洋获全运男子撑杆跳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9 22:07:12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2025-11-20 07:11:00
有历史 incentive-icons
有历史
专注有质量的历史推介
492文章数 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数码
教育
亲子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亲子要闻

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