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作为文旅消费高峰期,各地知名参观地点、旅游景点的预约名额也越发紧俏。对于预约不到的一些游客来说,“来都来了”,花钱从“黄牛”手里购买本是免费的门票成为其无奈的选择。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隐藏着庞大而缜密的产业链——有专业团队研发抢票程序;有人员负责收集游客身份信息用于预约;还有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倒票网络,分工明确、环环相扣。
眼下,很多大中小学生和家长踏上旅途,利用暑假奔赴自己的“诗和远方”。然而,暑期游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热点景区、博物馆的门票“一票难求”。于是不少游客在自己卡点抢票失败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门票黄牛”,但要付出更高的游览成本:本该免费预约的公共博物馆,则要付出上百元的抢票费用;而收费的景区,游客要为“门票价格+抢票收费”买单。这类乱象存在已久。
这是寒暑假、法定假期独有现象。原因是,热点景区、博物馆门票供给相对是有限的、固定的,而游客需求出现爆棚。当门票资源“物以稀为贵”,这让“门票黄牛”看到商机,形成抢票黑色产业链:先利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引流,再转到社交群等私域进行闭环交易;然后将订单需求发至“抢手群”,人工抢不到,还可以直接上科技,几乎百分百能抢到。普通人自然抢不过“抢手+科技”。
从某种程度而言,暑期成为“门票黄牛”疯狂收割期。有“黄牛”用炫耀口气透露:“代抢业务就是在寒暑假等旺季时挣钱,我寒假十天就赚了5000元,暑假月入两三万元轻轻松松。有一个同行一个月赚20万元都不在话下”。当代抢门票成为“无本买卖”“暴利生意”,就会驱使更多人加入“黄牛”队伍,“黄牛”越多游客抢票难度就越大。因此,不能让寒暑假成为“黄牛”收割期。
因为,“黄牛”代抢门票既大幅增加游客旅游成本,而且将博物馆免费预约福利装入口袋,还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而且这种代抢门票现象,容易造成游客个人信息泄露,也不排除某些游客上当受骗。因为“黄牛”收钱后是否提供门票或真门票,取决于个人良知,这并不可靠。游客最好别找“黄牛”代抢票,避免在个人信息和钱财方面受损失。而景区、博物馆和有关部门,要有更多作为。
为应对“门票黄牛”,有博物馆已试行预约账号实名认证;针对技术手段抢票,也通过检测、识别、封号等手段进行打击。应该说这类治理方式在初期都有一定效果,但“黄牛”发现漏洞、掌握规律后,现有防范手段就容易失灵。去年暑期,国家文物局、文旅部、公安部经过磋商,在北京等地开展打击“黄牛”专项行动,也取得积极成效。但最新报道显示,今年暑期“黄牛”仍很猖獗。
今年暑期,北京警方继续严打涉旅“黄牛”,据说相关警情同比下降50%。其中一个“抢票工作室”被发现,10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这对“黄牛党”是一次有效打击和警示。但要看到,在暑期文旅市场需求火爆、“黄牛月赚20万元”情形下,很难让“门票黄牛”退场。这需要景区、博物馆技术治理“道高一丈”,也要认识到预约门票方式过于单一,易被“黄牛”集中力量针对。
有人为此建议,门票预约或出售方式多元化,是治本之策,值得一试。从理论上讲,这分散了“黄牛”力量,会有一定效果。但根本原因是寒暑假供需矛盾突出,须从这个角度入手破解。
◎本人为企业解决产品、品牌、营销、管理等问题,欢迎私信或fhn19888@163.com垂询◎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