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来势汹汹,拿啥跟它“过招”?
说起尖锐湿疣,可能不少人感到陌生,但它作为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不容小觑的健康威胁,每年新增病例超600万例,性活跃人群尤其要小心。
一
尖锐湿疣咋传上的?
尖锐湿疣传播,主要有五大路径。最主要的,就是性接触。95%的病例都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感染上的,不管是阴道交、肛交还是口交,都有可能。病毒就喜欢藏在生殖器、肛周,甚至咽喉黏膜里,有些人看着没啥症状,但其实已经带毒了,一样能传给别人。
还有间接接触传播,这个容易被忽略。HPV病毒在体外存活能力挺强,没洗的内裤、共用的浴巾、公共浴缸,都可能成为病毒的“搬运工”。有个家庭,就因为共用洗衣机洗内衣,结果三个人都感染了,你说吓人不吓人?
母婴传播也是个问题。孕妇要是不幸感染了,新生儿得喉乳头瘤病的风险会增加3到5倍。所以,产检的时候可得把HPV筛查加上。
另外,医源性传播虽然不多见,但也得小心。比如纹身、穿孔这些侵入性操作,要是器械没消毒好,或者妇科检查时窥器重复使用,都可能惹上病毒。血液传播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临床上很少见,主要是免疫缺陷的人接受污染血液制品时才会发生。
二
咋预防尖锐湿疣?
预防尖锐湿疣,得建个“五维防护网”。性行为上,固定性伴侣、全程用安全套是基本。但安全套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地方它盖不到。所以,疫苗接种也很关键。四价和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尖锐湿疣,9到45岁的人都能打,最好是第一次性行为前就打上。
个人卫生也不能忽视。内裤得每天单独洗,用60℃的热水泡泡。出去外面,可以带上一次性马桶垫,公共浴池就尽量别用了。
免疫力提升也很重要。每周运动150分钟,中等强度就行,再配上每天500克新鲜蔬果和硒元素,病毒清除能力能显著增强。
特殊人群也得注意。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性教育可能跟不上,学校可以搞点匿名检测服务,建个健康咨询中心。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也得定期体检,特别是性伴侣多的,每年都得做个HPV-DNA检测。男性感染者也别觉得没事,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一样能传给别人。
最后,得破除些误区。安全套不是百分百保险,男性感染率跟女性差不多,疣体没了不代表病毒就清了。治疗得遵循“去除疣体-清除病毒-减少复发”的原则,观察个6到12个月没复发,才算好了。
尖锐湿疣不可怕,了解它,打败它!咱们一起努力,构建个无“疣”的健康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