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的烈日炙烤大地,走在路上都能看见热浪翻腾,我们尚且感到酷暑难耐。而在那高墙电网之内,对于失去自由的服刑人员和看守所内的在押人员来说,每一个夏天,都是一场对身心的严峻考验。那里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空调自由,只有挥之不去的闷热与煎熬。
监狱、看守所内有空调吗?他们能不能像我们一样吹空调?答案不用明说都知道了,肯定是没有我们在高墙外这条件的。
我曾听服刑出来后的朋友分享给他的经历。他开玩笑说道,在高墙内的夏天除了人心是凉的,其他地方都是热的。
![]()
监狱和看守所普遍没有普及空调。即便少数设施设有空调监舍,也通常是作为对表现优异、积极改造者的特殊奖励。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念想。
二三十平米的监舍里,十几到二十几人挤在一起,空间的压抑与高温的炙热,使人燥热难安。天花板上的两台小电扇是唯一的寄托,但摆动的范围有限,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落在人身上只剩徒劳的燥热。
太阳暴晒后的监舍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坐着不动也会汗流浃背,整个房间弥漫着浓重的汗味。
冬天厚重的囚服在夏天根本无法穿着。监狱会统一发放夏季短袖囚服,多为透气性一般的化纤材质。但在看守所,通常只要求穿着统一的识别马甲(类似涤棉材质)。
![]()
这种面料不吸汗、不透气,长时间穿着如同裹着一层湿热的塑料布。马甲干了湿、湿了干,监舍内弥漫着浓重的汗味。
女性服刑人员处境更艰难,她们无法像男性那样光膀子穿马甲,只能内穿一件短袖再套上马甲,闷热感加倍。
到了夜晚,大通铺上十几人挨肩接踵,只能侧着身勉强躺下,人挤人的热量叠加室温,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辗转难眠。想冲个冷水澡降温?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时候只能盼着夜晚快点过去,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
相比看守所,监狱的居住条件稍好,有独立床位,不必人挤人睡觉,但即使是这样也架不住,夏天的酷暑依然让人难以忍受,每天睡觉的枕头总要被汗水打湿。
监狱内需要进行劳动改造的。虽然部分条件较好的劳动车间可能配备大风扇甚至中央空调,成为相对凉爽的去处。但往返监舍与车间的路途,以及在露天场所进行的整队集合,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汗流浃背是常态。
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刻,常被认为是放风和开饭。放风通常在露天小院进行,做操或短暂休息,毫无遮挡地承受阳光直射。而开饭时,高温加上人群聚集的热气,往往饭还没入口,衣服已被汗水湿透。热汤、面条等食物更是在高温下难以下咽。
吃完饭,饭没吃多少,汗水像流水一样止不住,从来没想过吃饭也会变成一种痛苦。但不吃,又扛不住高强度的劳动。
为了防止服刑人员中暑,监管场所会采取一些措施,但对持续的高温而言,往往杯水车薪。
睡前每个监舍会领到一大块冰,凿碎后放进桶里,水杯浸在其中能喝到冰水,冰块融化时也能稍微降低室温。但人多、天热,不到一小时冰块就化完了,降温效果转瞬即逝,不少人还是会热出痱子。
在气温特别高时,可能会提供西瓜、绿豆汤、凉茶、菊花茶等。也会发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但服用通常需在警官监督下进行,并回收空瓶。
![]()
对服刑人员而言,夏天的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燥热,更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内心的煎熬。而高墙外的亲友,能做的或许就是多写一封信,附上一张照片、几句鼓励的话。这些文字与牵挂,或许比短暂的清凉更能带来坚持下去的力量。
若想寄送衣物,选择化纤、纯棉等透气性好的短袖为佳,避开冰丝材质。冰丝材质的衣物,在空调房里呆着是很凉快,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出汗后容易粘在身上,反而加剧了不舒适感。
云牵寄小编提醒,点滴关怀,是跨越高墙的温暖,也是他们改造路上的一份支撑。盛夏终会过去,但对高墙内的人来说,每一个熬过的酷暑,都是向新生靠近的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