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南小菌主
旅居云南推荐官
我是云南的 “小菌主”,
妥妥的一枚山野小精灵!
说到我的家乡云南,
那可是拥有超多 “王炸” 称号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有色金属王国”、“世界花园”!
但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吧,
我们云南还有“真菌王国”的美誉!
雨季到了️,
我和我的小姐妹们冒出头来,
组团出道,
迫不及待地想邀请全国的小伙伴们
“旅居云南”!!!
体验“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神仙日子~
✨小菌主的奇幻之旅✨(500人)
![]()
@所有人 小伙伴们,上周跟着我旅居保山,感觉咋样?
![]()
热海大滚锅太神奇了,往池边放个鸡蛋,没多久就熟了,这地热的威力真不是盖的!
![]()
我超爱和顺古镇~踩着青石板路晃悠,在和顺图书馆翻翻书...真的很放松!
![]()
哈哈,看来保山这趟没白来!今天我的小姐妹要带大家旅居玉溪,去抚仙湖边看浪,去哀牢山吸氧...
没错♀️!跟着本菌主奔赴玉溪,开启一场诗意栖居之旅吧!
![]()
![]()
哇塞!一听就很心动,出发!
旅居云南之玉溪篇~走起!
![]()
戳视频,听小菌主跟你说悄悄话
玉溪,一方湖光山色与滇中烟火
共酿诗意的栖居胜境!
让你畅享悠然自得的慢时光✨
![]()
玉溪是镶嵌在滇中腹地的翡翠明珠,
而抚仙湖便是这颗明珠上最剔透的棱面。
那“琉璃万顷”的碧波,
将天地的清辉都收揽其中,
让整座城市的光彩
都因这汪碧水而愈发温润动人。
抚仙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
水质纯净得如同婴儿的眼眸,清可见底。
它犹如一块澄澈的蓝宝石,
明代诗人杨慎曾赞其“天然图画胜西湖”。
湖水湛蓝如镜,波光粼粼,
微风拂过,便泛起层层涟漪。
你可以赤脚漫步抚仙湖沙滩,
任湖水轻吻脚踝;
或乘上帆船⛵,在湖面肆意驰骋,
风在耳边吟唱,浪在脚下奔腾,
恍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上,
整个湖泊被染成橙红色,
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
当抚仙湖的澄澈还在眸中流转,
脚步已踏入“地球生命的摇篮”澄江化石地的深邃秘境。
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
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
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区域,
见证了5.18亿年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波澜壮阔。
迄今已发现20多个门类、
30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
并且80%属于新种,
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
都能在这里找到,
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
“世界级的化石宝库”。
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是中国唯一建在化石遗址上的自然博物馆,
成为守护这些远古秘宝的神圣殿堂。
建筑设计独具匠心,
外观宛如一个巨大的摇篮,
寓意生命的起源。
馆藏化石、标本6万余件,
其中澄江生物化石5万件,
其他地质时期的化石
及现生动物标本1万余件。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 “镇馆之宝”
凤娇昆明鱼化石。
人类属于脊椎动物,
而在这里发现的“昆明鱼”化石
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代表着人类的“创头始祖”,
成为科学界公认的“天下第一鱼”,
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漫步于此,每一次凝视,
都是在探寻生命起源的浪漫密码。

![]()
从远古化石凝固的寂静里轻轻抽离,
耳畔已响起聂耳故里那穿越时空的旋律。
作为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
玉溪用深情镌刻着对他的纪念,
一座座承载着聂耳文化的建筑拔地而起,
而整座城市也始终在他的歌声里汲取力量,坚定前行。
聂耳音乐广场恰是这份纪念里鲜活的印记,
它以水为“灵”、文化为“魂”,
音乐广场区是其核心区域,
始终围绕弘扬聂耳音乐精神展开。
音乐舞台巧妙融合太阳与小提琴等元素,
既呼应“聂耳音乐精神与日同辉”的深意,
又让艺术气息自然流淌;
山顶上,聂耳演奏小提琴的铜像静静伫立,
从高空俯瞰,整座广场
宛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
壮观中透着灵秀,
将音乐的诗意凝固成可见的风景。
走进聂耳故居,
青瓦木梁的小楼里留存着时光的痕迹,
聂耳穿过的衣物、用过的拉力器与小提琴静静陈列,
泛黄的手稿、日记与成长图片交相辉映,
这些物件勾勒出玉溪民间音乐对他的滋养,
也映照着他在读书岁月里的思想蜕变,
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
他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
从聂耳精神里汲取的蓬勃力量,
如同一股涌动的暖流,
化作踏向哀牢山的动力。
走进这片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的深林,
每一步都像踩在自然的呼吸上。
这里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24000个,
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
沿着山间小道徒步前行,
呼吸着带有草木清香的空气,
让人心旷神怡,凉意漫过每寸肌肤。
南恩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站在瀑布旁,细密水珠扑面而来,
裹挟着山林的清新,瞬间驱散旅途疲惫。
石门峡碧水穿峡,清幽静谧,
行于峡谷中,叮咚泉声萦绕耳畔,
混着苔藓的湿意,悄然抚平心底燥热。
若是秋冬季节前来,
一定不能错过哀牢山的云海日出。
在黎明破晓前,登上观景台静静等候。
当第一缕曙光穿透云层,
洒在翻腾的云海之上,
刹那间,云海被染成金红色,如梦似幻。
连绵起伏的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这般壮丽景致,
定会让你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
从哀牢山的莽莽林海中穿行而出,
花腰傣的风情便如一缕清风拂面。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个支系,
因女子腰部束一条长长的花腰带,
上绣有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
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得名。
玉溪新平是“中国花腰傣之乡”⭐,
四万余花腰傣居民在此聚居,
约占全国花腰傣总人口的80%以上。
“花街节”又称“赶花街”,
是花腰傣群众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节日当天,戛洒大道上满是盛装的花腰傣小卜少(小姑娘)。
跟着她们巡街,
欣赏 “满城尽是花腰傣” 的盛况;
跨迎宾彩带、戴吉祥红线,
经“三进三跨”仪式入乡;
再加入小卜少们的圆圈舞,
亲身融进这份喜庆与热闹,
感受独有的民族魅力。

![]()
花腰傣的裙摆还在眼前晃动,
华宁陶的古朴韵味已悄然弥漫。
华宁陶,古称 “宁州陶”️,
享有华夏古陶 “活化石” 的美誉。
华宁陶之美在于其细腻温婉的质感,
白釉纯洁高雅,绿釉清新脱俗...
恰到好处地展现着陶器的自然韵味。
碗窑村是华宁陶的发源地,
亦是其文化灵魂所在。
步入村中,仿佛踏入质朴温暖的陶艺世界:
大小不一、新旧不一的陶艺作坊错落分布,
每一寸土地都浸着陶土的芬芳,
每一缕空气都带着窑火的温度。
古窑、老树、土屋、石板路…
共同诉说着华宁陶
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华宁陶博物馆,穿越时光长廊,
从新石器时期的古朴陶片,
到近现代的精美器物,
一路见证华宁陶的蜕变与传承✦。
若你心动,还能亲手参与制陶,
感受陶土从指尖诞生作品的奇妙过程✨,
将这份来自泥土与窑火的浪漫,永久珍藏。

![]()
当陶土的余温还在指尖萦绕,
玉溪美食的香气已勾着味蕾奔赴一场盛宴。
这座被誉为滇中粮仓与鱼米之乡的城市,
将山水馈赠藏进三餐四季,
在街头巷尾的烟火里写满丰饶与智慧。
在晨光熹微的早晨,
一碗鳝鱼米线是最妥帖的唤醒。
现炒鳝鱼鲜嫩可口,
米线浸足汤汁仍带着劲道,
浓郁的汤底裹着葱花香滑入喉,
感受“一碗烟火慰平生”的市井温情❤️。
午间日头渐盛☀️,
冰稀饭的清甜与凉米线的酸辣
便成了默契搭档,
成为夏日里的一抹清凉慰藉。
待霓虹点亮夜色,
铜锅鱼与野生菌火锅便成了餐桌主角。
铜锅现煮的抚仙湖鱼,
带着湖水的清冽,
肉质滑嫩得入口即化,
蘸一碟腐乳小米辣️蘸水,
鲜与辣在舌尖撞出火花;
而玉溪易门的野生菌火锅更不必说,
作为“中国野生食用菌之乡”,
这里的土鸡锅底用山泉水慢熬,
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
各类菌子循着火候依次下锅,
咕嘟声里,菌香与肉香缠绵漫溢,
正是山林最慷慨的馈赠。

![]()
舌尖还漾着抚仙湖鱼鲜的清甜,
不妨循着湖光住进玉溪澄江马房村,
开启枕水而居的旅居时光。
马房村,相传因元末梁王在此饲养军马而得名。
村子静卧抚仙湖北岸,距湖岸仅200米,
推窗可见的湖光山色,抬脚便入画中️。
沿湖漫步时,柔风拂面,神清气爽;
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
盛夏的马房村,千亩荷塘最是美丽!
踏入其中,恰似闯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
层层叠叠的荷叶如绿伞撑开,
粉白、嫣红的荷花亭亭玉立,
或含苞待放,或肆意舒展。
走在荷塘栈道上,
荷香丝丝缕缕缠上鼻尖,
偶尔还有蜻蜓轻盈地落在荷叶尖,
静谧又美好。
待夜色渐浓,窗外繁星缀满夜空,
虫鸣蛙叫织成天然的催眠曲,
伴你坠入梦乡,
这份马房村的浪漫,让朝夕轮转的每一天,
都化作抚仙湖写给你的诗。

怎么样?跟着本菌主旅居玉溪,
静赏抚仙湖的碧波荡漾,
触摸澄江化石的生命密码,
沉浸马房村荷田的清风凉意...
这般奇遇,怎舍得说再见?
当然,咱们玉溪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哦,
等您来慢慢发掘吧!
在彩云之南,
还有更多宝藏秘境等待着您亲自解锁!
下一站,咱们怒江见!

昆明篇
普洱篇
丽江篇
昭通篇
大理篇
迪庆篇
西双版纳篇
临沧篇
德宏篇
保山篇
总策划:武志敏 牛峰
策划/创意设计/撰稿:杨婷 田焕焕
编辑/宣推:田焕焕 杨婷
一审/牛峰 霍慧 赵小强
二审/武志敏
三审/尹凡
说明:小菌主的AI形象版权归云南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