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战争爆发,受苦的永远是普通人,所以,在战争来临之前,我们其实就应该做好准备,想好如果战争真的爆发,我们应该如何才能真正保护好普通人,并降低我们的损失。
在这个方面,其实俄乌冲突也是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的。
有人就提出来,从俄乌冲突的情况来看,我们在推行的“合村并镇”虽然对农民、农村有不少好处,但如果战争爆发,就可能会面临被“一锅端”的风险,真的是这样吗?
· 不能放松警惕,冲突风险仍在
在网络上,很多人调侃,全球多地冲突不断,而在中国最激烈的“大战”就是“电商大战”。
这当然反映出了现在我们的和平环境,但调侃归调侃,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因为对我们来说,战争的风险其实仍然是存在的。
比如,大家都能想到的战争风险,就是台海爆发冲突的风险。
毕竟,现在赖清德当局的“台独”步伐越来越激进,很有可能在彻底“惹毛”大陆之后,遭到解放军的“雷霆一击”。
这样一来,台海冲突就会爆发,我们也就会面临着战争。
当然,有人会说,台海冲突肯定是一场“碾压局”,对于大陆的普通民众可能造成的影响会比较小。但别忘了,我们也不能排除美国会介入台海的可能性。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觉得,美国可能不会介入台海,只会将台湾“卖个好价钱”,但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我们就不应该忽视。
毕竟,台湾问题是事关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问题,在台湾冲突上,我们必须要“一击即胜”才不会让冲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产生过多影响。
而一旦美国真的介入台海冲突,那么这次冲突就很可能会升级为中美之间的冲突甚至是全面大战,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到中国大陆也遭受攻击的问题了。
在这一基础上,就有人提出,现在我们正在提倡的“合村并镇”,在战时可能有被一锅端的风险,真的是这样吗?
合村并镇有什么好处?
什么叫“合村并镇”?这在媒体上也经常被称为“合村并居”,其实就是我国从新世纪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已经尝试的一种振兴乡村的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人少的村镇合并,让农民们搬进社区、住进楼房,进行集中居住、生活和管理。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省份在推行合村并镇,主要有2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省份的地方政府在前几年为了“大力发展”欠了很多债,如何才能还债?
通过合村并镇的方法,就能释放出很多土地,把这些土地卖掉,自然就能有钱还债了。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确实在我国一些地区,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只剩下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村子里的人口少了,田地也没人耕种了,而这些人分散在各个村镇里,既不好管理,基础设施的成本也很大。
所以,地方政府就设法将这些村镇合并起来,新建一批房子给人们集中居住,这样,行政管理也方便了,效率也提高了,基础设施——比如公路、水电——等维护保养的成本也下来了,对政府也有好处。
平心而论,合村并镇确实对老百姓也是有好处的。别的不说,有些村子原本很偏僻、人口也很少,属于偏远的小村,这种村子里,能通路、通水、通电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但学校、医院,还有一些商超等配套设施肯定是跟不上的,小孩上学得几十里路是常态,生病也只能靠村里的医生,真有个什么重病,也很容易耽误。
而合村并镇之后,这些偏远村镇里的人都会搬出来,住到一起,新房子肯定比老房子好,而且,政府也会给配套建设好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医疗服务、教学服务的质量都能上去,老百姓买东西也会更加方便。
像东部地区不少省份的农民在合村并镇之后,就表示生活确实方便了,而且因为合村并镇之后,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好了,来收购农产品的、来投资的也多了,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上涨。
还有一些农民表示,合村并居之后,原本一些分散的田地也都整合起来了,农业现代化也建立起来了,这让农业的效率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自然也上涨了。
当然,也有农民不喜欢合村并居,有专家考察下来,大多是因为当地政府为了合村并居,不顾农民的意愿,强行让他们搬进楼房。
要么就是合村并居后就不怎么管了,原本村子小,大家都认识,乡里乡亲还有照顾,住进大社区之后,谁也不认识谁,老人觉得孤独、没人情味,家里真出了事,也不知道能找谁帮忙。
但这似乎也不是一些人眼里的、合村并居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合村并居之后,一旦冲突爆发,整个社区就会被“一锅端”了。
· 战争来了,可能会被“一锅端”了
这个道理,在俄乌冲突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军对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市进行了长期的围困,导致城内居民面临着食品、药品等必需品的短缺,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
因为这样,不少人觉得,合村并居之后的情况就会和这个很像。
虽然在战争中,敌人最先肯定是要攻击我们的军事设施、战略要地,但真的像俄乌冲突一样打到这么激烈的地步了,敌人的导弹肯定也会瞄准人多的地方。
那么合村并居的之后的大村镇、大社区就会成为敌人的目标。
而且,真正的大城市还会有完善的防空设施,可这些“合村并居”点多半就是“活靶子”,就像马里乌波尔市一样,可能会被“打成废墟”,到时候,断水断电断粮,遭殃的还是里面的居民。
而原本分散的农村就不一样了。分散的村庄人口稀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太会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就算受到打击,由于人口分散,伤亡也会比较小。
而且在原本村庄里的农民都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遇到了战乱,也可能有存粮、也知道怎么从山里找吃的,不至于就真的“饿死”了。
联合国有一份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农村人口流失的比较少——大概只有城镇人口的一半,与乌克兰农民还能够“活下去”不无关系。
当然,对我们来说,战争的风险没那么大,合村并居也不是不能搞,但是要搞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在合村并居的时候,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将不同的村镇“糅合”在一起,这只会导致更多的矛盾。
比如,原本的村镇也可以适当保留一些,万一遇上了战争或者别的什么灾害,大家也能有个退路。
再比如,耕地的红线还是得守住,不能都拿来当建设用地卖了,因为粮食自给是我们的底气,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端在自己手里。
俄乌冲突,给我们的教训不少,这个算是不太起眼的一个,但我们也要好好准备,未雨绸缪,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