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妙龄少女,最早出自唐朝时期杜牧的诗句,将妙龄少女比作二月初的豆蔻,堪称是神来之笔,因为二月时候的豆蔻含苞待放,非常粉嫩,用植物的花期比喻少年,充满了小清新之感,所以后世文人约定成俗,用豆蔻来特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我们的校长在广播中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开头说了一句,你们都处于豆蔻年华,要好好珍惜……
然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把教室内的广播关了,在黑板上写上“豆蔻年华”四个字,跟我们讲,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校长这么用是错误的。所以,我对这个成语记得非常牢。
![]()
那么,杜牧为何要用豆蔻来比喻女子呢?
公元835年,杜牧在扬州结识了一位青楼的红颜知己,对方只有十三岁,可是杜牧不久之后就要到长安赴任监察御史一职,在临别之时,杜牧十分伤感,做了一首《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给这位青楼女子。
在诗中,杜牧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
意思就是,十三岁的年轻姿态举止都很美好,就好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一样,扬州十里长街上的美女,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这位红颜知己。
![]()
豆蔻是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像芭蕉,果实可入药,种类也有很多种,主要分为红豆蔻、白豆蔻和草豆蔻,但是不管哪一种,在扬州二月的时候,都是刚刚开花的样子。
含苞待放的时候豆蔻花非常水灵,也很粉嫩,因此豆蔻花也被称为含胎花,所谓含苞待放,和那些初长成的少女一个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