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病例增多并出现外溢现象。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对此进行了首次公开解释。他指出,基孔肯雅热病毒的R0值通常为2左右,但在不同环境和人群基础免疫水平下会有所变化。某些地区的小规模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毒的R0值可达到7左右,比登革热病毒高出2-3倍。
![]()
张文宏:人也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
中国此前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因此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较低,导致病毒传播速度较快。不过,张文宏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可以阻止感染风暴进一步形成并防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散。
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当地已经对感染患者采取了防蚊隔离措施。张文宏表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从人到蚊再到人的传播。现代交通的便捷性使疾病可能跳跃性传播,病毒可通过人员来往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扩大流行范围。
后续防控重点在于扑灭蚊子孳生地,并对疑似病人进行密切监测。疫情过后,还需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此次感染覆盖的人群范围及未来再发风险。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主要是轻症,对症治疗即可。
关于今年全球疫情规模为何超越往年,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解释称,外部环境、气候和病毒型等多种因素共同催化了这一现象。今年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密度较高。此外,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容易被伊蚊传播。全国大多数地区已进入蚊媒快速生长和扩散时期,但无疫情地区不必过度担心,一般性防护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