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绿动新程传新知,低碳家乡共前行
——记新能源学院“绿动新程”科普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我国“双碳”目标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新能源技术普及与环保理念传播已成为基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知识鸿沟,让许多群众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知之甚少,对低碳生活方式缺乏系统认知。为填补这一空白,郑州轻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绿动新程”科普小分队于7月5日至8月5日,组织学生返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知识为笔,以乡土大地为纸,书写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青春答卷。
![]()
精备内容,让科普“接底气”
实践小队由新能源学院多个专业学生组成,依托学科优势,聚焦群众需求,在前期筹备中做足功课。考虑到基层群众的接受特点,团队摒弃复杂理论,将新能源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把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场景。他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科普课件,编写了实用易读的《家庭新能源与环保手册》,内容涵盖常见新能源设备原理、家庭节能技巧、垃圾分类方法等,力求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同时,团队提前与家乡社区、村镇对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形式,确保科普内容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
![]()
多元宣讲,让知识“入人心”
7月中旬起,实践活动在实践成员家乡同步开展。队员们走进社区广场、村镇集市,通过现场讲解、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新能源知识与环保理念。他们用简单直白的语言介绍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结合生活案例讲解节能减排的具体方法,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新能源技术与环保行动的实际价值。
互动环节中,知识问答、经验分享等形式调动了居民参与热情,不少人主动交流生活中的环保做法。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队员们还开展上门宣讲,手把手传授节能技巧,让科普更有温度。
![]()
![]()
收获满满,让青春“有作为”
此次实践活动虽未追求规模宏大,却以精准务实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个月间,小分队足迹遍布多个社区与村镇,将新能源知识与环保理念传递给数百名群众,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许多参与群众开始在生活中尝试节能做法,部分家庭主动咨询新能源设备的安装使用,展现出从“知晓”到“行动”的积极转变。
团队建立线上交流群持续提供咨询服务,并将科普材料整理成模板供社区复用。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沟通与实践能力,多人获“环保科普使者”称号。
![]()
此次“绿动新程”实践活动,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助力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贡献青春力量的具体行动。它证明,只要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知识就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青春就能在服务祖国中绽放光彩。
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关注基层需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大地上绚丽绽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