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巴西青年学者: “中国模式”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的基石

0
分享至

7月25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圆桌会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青年学者伊西斯·帕里斯·玛雅(Isis Paris Maia)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伊西斯·帕里斯·玛雅说,研究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演进,实际上也意味着深入理解相关政策是如何制度化推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提升基本权利的可及性,并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玛雅认为,当大家谈及中国的人权问题时,必须认识到中国走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深深植根于其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这一立场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人权内涵的界定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中国模式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的基石,强调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条件,包括粮食、住房、教育、医疗和就业,这是实现人的尊严的首要步骤。

在实践层面,这一理念体现为中国在通信、交通、能源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治理能力与政策规划水平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伊西斯·帕里斯·玛雅指出,翻阅《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一书便会发现,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通过持续推动南南合作和在人权领域加强公共政策协同,中国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80多位政学界代表出席活动。嘉宾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理念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窗口。他们表示,这部著作不仅深化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也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的相互理解与协作拓展了新路径。

编辑:程尔凡 涂恬 吴艳鹏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6720文章数 3910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