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就有“天子犯法与民同罪”的思想观念。
如今的我国更是一个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的法治社会。
可总有些人敢去挑战法律的权威。
![]()
在那些家财万贯的首富大佬当中,就有不少视法律于无物的违法恶徒。
所幸天网恢恢,当国家的大手落下,这些首富罪犯也得默默伏诛。
![]()
牟其中
牟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商界传奇”,他既是中国首富,也是中国首骗。
![]()
1941年,牟其中在四川万县出生。
小时候的他就是个思想极其活跃的人。
当年他读小学的时候还得到过“如果能改掉夸夸其谈的个性,今后必有大出息”的评价。
![]()
结果是他到现在也没有改掉这种个性,但“出息”也着实不小。
他这一生三次入狱,选择下海经商就是在首次出狱之后。
![]()
1974年,此时33岁的牟其中仍然保持着和小时候无异的活跃性格。
他当时在家乡的一个玻璃厂做锅炉工人,同时也是当地青年里的名人,声望相当之高。
![]()
可他错就错在思想过于活跃,居然公然讨论起了政治敏感问题。
他还先后撰写了数篇文章,每一篇都充斥着敏感言论。
没过多久,牟其中就被关进了监狱,还被内定判处了死刑,只是后续没有执行。
![]()
他在监狱待了4年零4个月,出狱后便开始了经商之路。
思想活跃的他很快察觉到当地商界尚无“三包”之说的事实。
![]()
由此入手,牟其中推销起了所谓的“包换卡”。
只要凭借此卡,客户就能在时限之内免费调换已购买的商品,包括黑白电视机和别的一些电器。
听起来很像是如今的七天无理由退货,但当时可是80年代。
![]()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牟其中很快就实现了致富。
可惜好景不长,1983年牟其中再度入狱,罪名是“投机倒把、买空卖空”。
这次他在监狱待了11个月,刚被释放就开始了他第二次,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创业。
![]()
他一手创立的南德集团经营着各种领域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造船、服装、建筑。
财富成了牟其中手里的一个雪球,它越滚越大,最终把牟其中送到了首富的位置。
![]()
但与此同时,人祸也悄然而至。
1997年,牟其中高调宣布将投资100亿元开发满洲里。
![]()
就在人们以为他这位鬼才首富又要创造财富神话的时候,他的人设崩塌了。
所谓的100亿元不过只是噱头,牟其中在满洲里的实际投入还不到1亿元。
![]()
经过相关部门的一番调查,牟其中最终因信用证诈骗罪被判无期,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然而,2016年,牟其中竟然奇迹般的出狱了。
不过他的商界神话彻底完结,他那颗无比活跃的脑子,终究还是成了他在商路上的阻碍。
![]()
许家印
2017年,时任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许家印,凭2900亿元的身价问鼎了中国首富。
许家印的人生经历很是励志,他农村出身,却一步步爬到了中国首富的位置。
![]()
曾几何时,他也是无数青年崇拜的成功榜样。
可到了如今,他却成了人人喊打的无耻败类。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就要从许家印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说起了。
![]()
1992年,许家印辞去了自己在舞阳钢铁公司的铁饭碗,只身前往深圳。
1996年,他又在广州创立了恒大集团的前身,广州凯隆公司。
![]()
恒大赚到的第一桶金,是“金碧花园”。
为了这笔买卖,许家印跑遍了广州的每一个角落。
最终买下了一块位于珠海区的地皮,用于开发房地产。
![]()
每平米2800元的“亏本价”,让“金碧花园”受到了哄抢。
一下就让刚起步的恒大实现了8000万元的销售额。
![]()
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许家印快马加鞭地在全国布局起了房地产生意。
财富雪球一旦滚起来就会越来越大,恒大更是如此。
![]()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许家印的身价也在这天来到了479.49亿港元。
但与此同时,恒大内部的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
![]()
为什么许家印能滚起这个雪球,归根到底还是他敢赌,甚至是在法律不允许的领域去赌。
许家印是个玩弄“庞氏骗局”的好手,说白了,他就是个披着成功商人外衣的诈骗犯。
![]()
恒大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就是因为许家印的“以贷养贷”。
他把借来的资金充当实力,以此来筹措更多的资本投入。
![]()
如此循环往复,利滚利不断,才最终把恒大滚成了庞然大物。
可骗局终究只是骗局,靠欺骗垒起的财富大厦,到最后必然要迎来倒塌。
![]()
房价下行是许家印翻车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行业的一时不景,直接冲垮了许家印以贷养贷式的资本运作逻辑。
![]()
2021年,恒大资金链断裂,交不出工资、兑付不了商票等情况接踵而至。
仅仅过去一年,恒大的债务“窟窿”就来到了万亿级别,这几乎是国家层面才能应对的亏空。
![]()
2023年9月28日,身为始作俑者的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他一手缔造的“商业神话”也由此迎来了终结。
![]()
孙树华
在2004胡润百富榜的名单上,来自河南省淮阳县的孙树华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位。
他是傍上唯一个出身河南,企业也位于河南的富豪。
![]()
14亿元的身价,让他成为了当年的河南首富。
不过他的致富之路并不值得人们学习,因为那完全就是一条犯罪之路。
![]()
孙树华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无知者亦无畏,所以孙树华颇为胆大。
1992年,孙树华和老家当地的乡政府合作,办了一个小型塑料农地膜场。
这是孙树华事业的起点,不到半年他就赚了200万。
![]()
当然了,这200万元也和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不懂得法律的弯弯绕绕,只晓得混好关系就能办好事的道理。
华林集团成立之后,孙树华就跟几任淮阳领导混得很熟。
![]()
借着这层关系,他又勾搭上了周边县的领导,连省里的部分领导也会卖他些面子。
这些关系在他壮大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当孙树华贷不到款、拿不到项目的时候,就会有领导出面替他摆平。
当年华林集团面临银行逼债,当地政府还颇为“侠义”地凑出了6000万元的援助。
除了和领导混好关系,他跟银行内部的来往也很密切,这是他能够顺利骗贷的核心原因。
![]()
这点也最能体现孙树华的胆大妄为。
假如他从银行贷到100万,那他就敢拿出40万去作为回馈。
![]()
如此循环往复,再加上政府的刻意纵容,孙树华和华林企业的身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万幸天网恢恢,孙树华的犯罪行径并没能隐匿太久。
![]()
2007年,孙树华因涉嫌骗贷13.6亿元被立案侦查。
他这位昙花一现的河南首富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制裁。
![]()
结语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几位首富为了追逐钱财,不惜要钻法律空子,自然是和君子二字沾不上边。
他们的纷纷落网,既是我国法律威严性的体现,也是给那些逐利之人敲响的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