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岸代表团爆发冲突,大陆人员受伤,国民党大难临头却附和民进党

0
分享至

最近,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男子团体决赛结束之后,中华台北代表队荣获亚军。

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一份由台湾地区体育主管机构起草的“贺信”被意外呈递,试图借助国际媒体聚焦的场合,由所谓“官方人员”转交至中华台北运动员手中。

关键问题在于,该贺信内容严重偏离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自1987年以来确立的“奥林匹克模式”——即台湾必须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赛事,不得使用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标识、称谓或宣传材料。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指出,由于贺信内容违反相关规定,大陆代表队依法上前核查情况,却遭到台湾方面陪同人员的肢体阻拦,造成一名大陆工作人员右手受伤。

虽然大陆方面事后采取克制态度,未进一步激化矛盾,并强调事件根源在于台湾当局蓄意触碰“一个中国”红线,违背国际体育组织规定,但岛内亲绿阵营媒体却第一时间将责任归咎于大陆,指控大陆“粗暴对待台湾代表队”,并迅速将此上升为两岸政治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民进党首次在选举前夕炒作“大陆打压”话题。回顾历次重要选举节点,从2018年“九合一选举”前的所谓“共谍疑云”、2020年“反送中”背景下的“渗透论”,再到2022年地方选举前的“认知战”渲染,几乎每次议题操作都围绕“大陆威胁”展开。



此次事件同样如此,正值岛内即将举行备受瞩目的大规模罢免投票,牵涉多位绿营高层人物,民进党亟需制造“危机感”以刺激绿营选民投票意愿,“贺信风波”恰好成为可利用的舆论契机。

事件被放大后,赖清德、吴思瑶等民进党高层迅速发声,将此事定义为“大陆蓄意羞辱台湾代表队”,随后,台湾陆委会更发表声明称“让国际社会看笑话”,措辞激烈,刻意煽动民族情绪,这一操作手法,与历次选举前对大陆的负面操作高度一致。



在风波发酵过程中,台湾多数舆论场失去了理性判断能力,连一些原本立场相对持平的媒体也纷纷加入炒作行列,极少有媒体完整还原事件全过程,更不见深入调查报道。

须知,在国际体育组织的规范框架下,“一个中国”原则仍是主导性规则,国际大体联、国际奥委会、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等均明确坚持“中华台北”模式,这意味着,台湾当局所谓的“突破”往往只能通过临时插曲或游走于规则边缘的方式实现,极易引发争议。

这也导致台湾每当出现类似“外事冲突”时,舆论场便陷入“被欺压”的集体焦虑,这种情绪一旦被政客操控,往往演变为民粹主义的助推器。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部分国民党高层也随声附和民进党说法,仿佛一夜之间放弃了对事实的坚持,包括朱立伦、蒋万安、卢秀燕、侯友宜等蓝营重要人物,均在第一时间发表谴责大陆的言论,似乎唯恐在民族情绪高涨中被贴上“亲中”标签。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这种“舆论一边倒”的现象往往意味着岛内政治生态已被情绪所主导,理性判断被情绪取代,事实真相被政治操弄扭曲,而这种局面,恰恰是民进党“危机动员”策略所期待的结果。

以朱立伦为例,作为国民党主席,在面对两岸争议时既未为大陆代表队澄清事实,也未对岛内的政治炒作提出质疑,反而轻易附和民进党说法,引发蓝营基层强烈不满。

“不辨是非、不敢坚守立场,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一位蓝营台中基层干部直言。

政治不进则退,当国民党在关键议题上选择沉默或随波逐流时,实际上正在丧失作为“政权替代力量”的公信力,你们是否认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哄动一时啊 incentive-icons
哄动一时啊
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历史。
3146文章数 2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