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专电(记者石永红)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广为人知,但专家近期提醒,未经过装修的毛坯房同样可能存在长期空气污染风险。这源于房屋建造过程中使用的砖、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需添加减水剂、防冻剂、快干剂等各类助剂,而这些助剂可能导致甲醛、苯、氨、氡、TVOC 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释放,部分物质的释放周期最长可达 15 年。若对此类污染处理不当,将对人体健康构成显著威胁。
毛坯房污染程度远超预期,认知误区亟待纠正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许纲熙指出,江苏地区已开展的毛坯房室内空气监测数据显示,部分毛坯房的室内污染浓度为室外的5 至 10 倍,极端案例甚至达到 100 倍。监测中发现的挥发性有机物多达 5000 余种,部分有害气体浓度较户外高出 10 倍乃至数十倍,其中包含 20 多种已知致癌物。
![]()
许纲熙强调,不少购房者存在认知偏差—— 认为仅精装修房存在空气污染,毛坯房可 “高枕无忧”。但事实上,无论房屋装修与否,污染风险均可能存在。近年来,公众对装修污染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却对毛坯房本身的污染问题缺乏足够重视,相关认知普及仍需加强。
毛坯房主要污染来源及危害解析
毛坯房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且均与建筑材料及施工环节密切相关:
- 氡污染: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砖沙及土壤,其浓度超标问题在建筑中较难完全避免。
- 甲醛污染: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这类减水剂的核心成分为芳香族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若生产时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产品易残留大量游离甲醛,导致室内甲醛超标。
- 氨气污染:源于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膨胀剂、防冻剂等添加剂。氨气为无色刺激性气体,短期大量吸入可引发流泪、咽痛、咳嗽、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 苯系物污染:苯、甲苯、二甲苯(统称 “三苯”)中以苯的毒性最强,主要来自胶水、油漆等建筑相关材料。苯为芳香性气体,长期接触会损害人体造血及神经系统。
这些污染在房屋交付时即已存在,若未及时治理,后续装修过程中可能与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形成“恶性叠加”。叠加后的污染物危害并非短期通风可解决 —— 仅甲醛一项,最长释放周期就达 15 年,长期累积将对健康造成持续威胁。
儿童与女性:污染危害的高敏感群体
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室内污染相关疾病占总发病率的70%;我国每年约 12 万人因装修污染死亡,220 万人间接患病,其中 5 岁以下儿童因甲醛危害患病者近 110 万人。
![]()
- 对儿童的危害:儿童呼吸道对甲醛尤为敏感 —— 当浓度超过 50μg/m³ 时,健康儿童可能出现呼吸道炎症;浓度大于 0.25×10⁻⁶时,会加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儿童因新陈代谢快、空气吸入量(安静状态下为成人的 2 倍)及对毒物敏感性均高于成人,且活动高度多处于甲醛易悬浮的离地 1 米空间内,成为甲醛污染的首要受害者,这也是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诱因之一。数据显示,白血病患儿医疗费用多在 10 万至 30 万元,20% 患儿超过 30 万元(最高达 180 万元);未来 5 年,我国 0 至 14 岁白血病儿童预计达 5.05 万名,其中 4.05 万名家庭将面临灾难性医疗支出。
- 对女性的危害:女性对室内污染同样敏感。甲醛挥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密闭环境中易形成高浓度污染,可能诱发经期紊乱及妇科炎症。研究显示,当室内苯浓度达 5mg/m³、甲苯达 50mg/m³、二甲苯达 50mg/m³ 时,女性月经异常发生率会显著升高。
治理困境与应对:从法规到个人防护
尽管专家多次呼吁关注毛坯房污染,且国家早有相关规范——2002 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已提出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氨气污染,2006 年修订版进一步纳入甲醛污染控制要求 —— 但开发商为追求工期与利润,违规使用添加剂的现象仍较普遍,建筑环节的不规范行为尚未根除。因此,消费者需主动提升防范意识。
需注意的是,市场上的环保装修材料(如乳胶漆、硅藻泥等)虽自身不含甲醛,却无法封堵墙体释放的污染物,长期使用仍存在健康隐患。公众常依赖的通风、摆放绿植等方法,亦难以解决源头问题。
治理建议:从源头阻断污染,而非被动应对
当前,公众对毛坯房污染的认知仍存在盲区,专业科普任重道远。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家人身心健康与居住体验,面对毛坯房及装修后的双重污染风险,需摒弃“通风半年即可解决” 的侥幸心理,采取源头治理措施 —— 在装修阶段即对墙体、地面等污染源进行彻底封堵,切断有害物质释放路径。
毛坯房污染的防治,既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保障。唯有从源头入手,才能真正规避长期污染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