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4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9.2,较常年(2000—2023年均值)增加7.0%,较2023年增长1.1%,为2000年以来最佳水平。
2024年全国≥0℃积温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增加9.4%和2.3%,降水量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增加57.6毫米和82.7毫米。优越的水热条件推动植被生态质量全面提升:
- 林区:全国林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增长2.4%,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林区生态质量显著优于常年。
- 草原: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3年增加3.4%,内蒙古中部、新疆北部等区域草原产草量增幅达20%~80%。
- 荒漠区: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优于常年和2023年,易起沙尘土地面积比例减少2.3个百分点,“三北”治沙工程成效显著。
公报重点评估了“三区四带”生态质量:
-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10.4%和2.2%,但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面积较2023年减少7.2%。
- 黄河重点生态区:植被覆盖度较2023年增加2.1个百分点,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分别扩大28.5%和70.6%,水土保持功能显著提升。
- 北方防沙带:降水偏多叠加大风日数减少,易起沙尘土地面积比例较2023年下降6.5个百分点,防风固沙能力增强。
2000—2024年间,全国99%的区域气温呈升高趋势,64%的区域降水量增多。国家持续推进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与气候条件叠加,推动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 植被固碳能力提升:全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每年增加3.2克碳/平方米,森林碳汇功能增强。
- 水源涵养功能增强:长江、黄河等流域涵养水量平均每年增加1~5毫米,北方防沙带土壤保持量平均每年增加1~7吨/公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