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便民服务站点
宜居又宜业
村企合作新模式
探秘城中村
马巷后滨社区
解锁城中村的N种可能
翔安区马巷街道后滨社区下辖后滨、上庄、张林和路边许4个自然村,社区常住人口12740人,其中,流动人口8332人,社区周边布局冠捷科技、弘信电子等企业,共有产业工人超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近年来,后滨社区建立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坚持拆违先行、建治并举,不断激发城中村建设内生动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
Part
打造便民服务站点
提升服务质效
与其他城中村不同的是,后滨社区的流动人口中,有700多名来自西部地市的务工人员。结合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后滨社区打造“业翔后滨 一鹭同行”便民服务站点,为居民在就业咨询等方面提供点对点服务。
翔安区马巷街道后滨社区居民
叶云旺么表示:
同心服务站帮我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平时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情,同心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尽力帮助我们。今年2月份我在后滨社区举办婚礼,社区的网格员还帮我装饰了婚车,布置了新房,感觉很暖心。
据了解,这个便民服务站点
还融入了台青台企驿站、
零工驿站、工会驿站等服务
为台青、产业工人提供交流交往平台
来自台湾的范刘容冰
今年年初来到了后滨社区
社区台青台企驿站为她提供了创业空间
让她可以安心在这里扎根
二
Part
拆违清杂 宜居宜业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在优化服务的同时,后滨社区也积极营造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住得舒心。经过治理,后滨社区拆除各类违章搭盖6.1万平方米,并盘活闲置边角地建设停车场、美食街等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翔安区马巷街道后滨社区党委书记
李深山表示:
社区里建设了两个停车场,可以容纳250多辆车,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社区美食街的开业,不仅带来了烟火气、客流,同时还增加了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差不多给社区带来150多万元的收入。
三
Part
“村企合作”新模式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硬件环境改善后,如何巩固治理成果成为后滨社区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后滨社区探索大物业管理“村企合作”新模式,吸纳社区骨干等形成管理队伍,负责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停车场和美食街管理等内容。
厦门市马巷街道建设发展公司
上庄物业管理处负责人蔡志宏表示↓↓
最近已经部署了社区几百路的监控,接下来我们会充分结合每个监控的不同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开通一些类似AI识别功能,比如识别垃圾满溢程度,或者乱停车等。
四
Part
文脉润民心 传承好家风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环境变美了,管理跟上了,后滨社区也不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作为清代著名将领、统领闽浙水师的李长庚的故乡,后滨社区一直流传着“一门三提督”的佳话。今年以来,社区打造了李长庚文化长廊,让社区居民深入体悟忠勇爱国、廉洁孝悌的家风家训。
翔安区马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有道表示:
接下来,社区还将积极推进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引导壮大集体经济,抓好产业升级。同时整合政策资金,挖掘马巷古镇文化特色,构建贯穿具有城市文化特质,文旅体验,业态布局的IP。
戳下方视频了解更多↓↓
编辑:洪丽敏 来源:厦视新闻
校对:张琳、张丽琴
一审:任旭萍、朱毅力
二审:陈兴、许燕妮
三审:刘子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