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得物“鉴定神话”崩塌:得物买鞋疑遭串货?拼多多退货鞋当新品卖

0
分享至

文|快消前瞻

曾几何时,得物App(前称"毒")凭借"先鉴别,后发货"的独创模式在球鞋玩家中声名鹊起,一度被视为正品球鞋交易的信任堡垒。

但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却让这座堡垒出现裂痕。

有消费者在得物购买的新鞋中发现拼多多退货凭证,质疑平台将他人退货的二手鞋当新品出售;更有大量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称在得物买到了假货,得物赖以成名的鉴定体系因此饱受质疑。

这一切不仅令消费者对得物平台的信任度骤降,也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潮流电商平台。

拼多多退货鞋成新品?鉴定流程现纰漏?

7月21日,有网友爆料称其在得物App购买了一双全新的某品牌洞洞鞋,收到货后却发现鞋盒包装不完整,鞋子里还遗留了一张写有"拼多多"字样和四位数字的纸条——疑似拼多多平台的售后退款码。

也就是说,这双标称"全新"的鞋可能是他人在拼多多退货的商品,被卖家转手放到得物上当新品卖给了消费者。

面对质疑,得物客服的回应令人玩味:平台本身"没有任何货源,仅为用户提供鉴定服务",言下之意是商品均来自第三方卖家,得物只做中介鉴定 。

然而,对于为何经过官方鉴定的商品中还会残留拼多多退货凭证,客服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位网友表示无法接受自己在得物花全新品价格买到的可能是别人退回的二手货,更何况包装破损,于是选择退货退款。


图片来源于微博@老板联播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一方面,它暴露出得物平台对卖家货源监管的漏洞——若卖家从其他渠道回收退货或瑕疵品,再通过得物卖出,平台的鉴定流程是否能识别出商品非全新状态?

另一方面,也让人质疑得物鉴定的独立性:当平台声称"每件商品都会经过多次复核查验,包括真假鉴别和瑕疵分级",为何如此明显的异物证据都未被发现?

网友吐槽不断:假货争议与鉴定信任危机

无独有偶,关于得物可能售假的质疑在社交平台上此起彼伏。快消前瞻发现,不少用户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在得物买到疑似假货的经历,并直指得物的鉴定体系形同虚设。

在小红书平台,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在得物上购买了一双Adidas Spezial球鞋,价格比品牌官方小程序便宜了百余元。商品经过得物鉴定为"正品"后发出,但买家上手后却感觉质地、皮料都与自己从官方渠道购得的同款不同。他嘲讽道:"得物自己鉴定自己卖的鞋是真的,你还能说自己卖的是假的吗?"


截图自小红书

面对他的投诉,得物App小助手在评论中回复称:"因不同批次产地会有材质差异属正常现象。平台发货前有专业鉴别师全方位查验,确保全新正品,请放心。"并表示可进一步核实订单。


截图自小红书

然而这样回复并未平息网友质疑,反而被评论区的网友解读为"自说自话",认为"也就得物的鉴定师能验出这是真品"。

另一位网友吐槽自己花800元在得物买的鞋子质量不堪入目:鞋面线头杂乱,鞋底有污渍,整双鞋轻飘飘"一看就是假货",却经过鉴定被当作正品售出。

该网友愤怒地在社交媒体警告道:"得物你的良心不会痛吗?800块的鞋质量不如80块的,掺假卖,把人当傻子!姐妹们避雷!" 很多网友对这类现象表示共鸣,调侃得物鉴定师是"只认得物自己平台的货",潜台词是只要从得物买的就鉴定为真,其他渠道的一律判假。


截图自小红书

更夸张的是,有网友对比了自己在京东官方旗舰店和得物分别购买的同款萨洛蒙(Salomon)运动鞋,发现两者在配色、鞋垫印刷、鞋底工艺、鞋头材质、鞋带做工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得物购买的那双无论观感还是穿着舒适度都远逊于京东购入的正品,该网友断定得物所售为假货。


截图自小红书

当他联系得物售后投诉时,客服却先送来一张免费鉴定券,意思是让他把鞋再送去鉴定一遍——仿佛只要鉴定结果显示"真",消费者就该放心似的。这种处理方式令消费者哭笑不得:"就这都能过审,我还敢信得物的鉴定?"更让他不满的是,客服始终强调卖家"经过平台审查",商品"肯定没问题",一再将巨大差异归咎于"代工厂批次不同"。

在他提供了京东正品为对照的情况下,得物方面依然没有要求卖家出示更有说服力的正品凭证,而是把证明真假的责任推回给了消费者,让其自行重新鉴定。"什么都不透明,凭什么信你一句‘平台审查过,你放心’?"

有网友感叹道,得物"先鉴别后发货"的模式本是为了确保正品,如今却似乎沦为一道挡箭牌——一旦发生纠纷,平台和卖家只需拿鉴定结果做挡箭:"鉴定通过了,就是正品",而消费者却拿不到更多实质证据。

这种逻辑本末倒置,让不少曾信任得物鉴定的老用户大失所望。

有博主还爆料称,自己因曝光得物疑似假货问题而接到平台公关要求删帖的电话,在拒绝后账号反遭不明处置。他愤怒地表示:"面对不同声音不想着改善,只想着让我删帖,真行啊!"得物对此未公开回应,但网友们戏称得物售后"跟机器人一样",缺乏诚意的处理态度更加剧了信任危机。


截图自小红书

投诉激增与监管点名:真假鉴定神话濒临崩塌

消费者口碑的下滑直接反映在投诉数据上。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得物"的投诉量高居不下。

快消前瞻检索发现,截至2025年7月23日,黑猫平台上与得物相关的投诉已累计约28.6万条,大多集中于鉴定争议:有人投诉真货被鉴定为假而遭拒售,也有假货误鉴定为真流入市场 ,还包括卖家发二手当新品、虚假宣传、商品质量问题拒不退款、收取鉴定费却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涵盖假货、质控不佳、霸王条款等多个方面。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不仅消费者在发声,官方监管机构也早已注意到得物平台的乱象。

2020年6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监测期内关于得物的负面信息高达8735条,热点问题就包括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和霸王条款等。

报告还点名了三大典型案例:其一,消费者因鞋码不符要求退货却被得物索要89元鉴定费;其二,商品有瑕疵要求退货仅获优惠券补偿,重新下单时发现鞋已涨价100元且平台把责任推给所谓"第四方"(生产商);其三,收到右脚鞋头歪斜的鞋但仍通过鉴定,引发消费者对平台鉴定水平的质疑。

中消协在报告中尖锐地指出,得物此类交易规则和鉴定服务存在侵权隐患。对此,得物官方当时的回应是重申"只做正品"的立场以及自家的鉴别流程,并未对监测到的大量投诉具体问题做出解释。

问题并没有随着曝光而改善。

消费者和媒体的后续反馈显示,得物平台上的假货、质量问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2022年初,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上海市监局对电商平台商品抽检的结果:在113批次样品中,有2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19.5%。其中,得物平台的不合格率高达50%,在被抽查的平台中位列第一。

换言之,抽检的得物商品每两件就有一件不达标。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坐实了消费者对于得物售卖假冒伪劣和次品的怀疑,也给得物长期宣扬的"正品保证"当头泼下一盆冷水。

有业内人士评论道,如果电商平台一边高举鉴定服务大旗,一边却屡屡被曝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那无异于自绝后路。对一个以"鉴定正品"作为核心卖点的平台来说,信任一旦透支,神话就将坍塌。

正如新浪科技评论所言,真货是得物的生命线,鉴定能力是其口碑的生命线 。而现在,这条生命线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不再无条件相信平台的鉴定结果,甚至将"得物"与"假货""欺骗"联系在一起。这对得物的品牌声誉和未来增长,无疑是极大的隐患。

从"毒"到得物:球鞋社区的崛起与蜕变

得物走到今天的处境,不能不让人回顾它曾经的高光与转折。


截图自得物官网

根据公开信息,这个2015年由虎扑联合创始人杨冰孵化的平台,起初并非如今的电商巨头,而是一个提供潮流资讯和球鞋鉴定的内容社区。

最早的"毒App"聚集了一批热爱球鞋文化的年轻发烧友,大家在社区里交流潮流见闻、晒球鞋装备,其乐融融。彼时国内的炒鞋文化刚刚萌芽,毒App承载的更多是单纯的兴趣分享和鉴定服务,并未涉及大规模的交易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8月,随着用户群体壮大,杨冰顺势为毒App上线了交易功能,将社区升级为C2C交易平台,开创了"先鉴别,后发货"的全新购物流程 。正值国内球鞋二级市场开始爆发之际,毒App借助先期聚拢的球鞋玩家口碑,迅速站上了"炒鞋"风口。用户群以年轻男性为主,大家买鞋、卖鞋、炫鞋都集中在毒App,令其一举成为当时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球鞋交易平台之一。很多资深玩家回忆,当年一提到买限量球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毒App,甚至不少人因此入坑炒鞋,"毒"的名号可谓如日中天。

然而伴随名气而来的还有争议。球鞋疯狂炒作推高了价格,也让毒App背上了"炒鞋平台"的标签 。2019年,"天价球鞋"事件让毒App受到广泛关注和质疑:一款耐克联名球鞋原价1599元,在二级市场被炒到数万元,毒App上甚至出现了69999元的离谱售价,引发微博热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事惊动监管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当年就发文警示"炒鞋热"可能涉及非法金融行为,点名批评了包括毒App在内的多家球鞋交易平台 。面对压力,毒App发表"鞋穿不炒"的声明,下架了炒作嫌疑较高的寄售功能,并多次公开表态严禁炒鞋行为。

但根据氢消费报道,得物平台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对高价球鞋的依赖:每卖出一双鞋,毒App会抽取技术服务费、鉴定费、包装费等多项费用,鞋价越高平台收益越高 。这使得外界始终怀疑平台在"口嫌体正直"——表面反对炒卖,实际仍受益于炒鞋热潮。

2020年1月1日,毒App正式更名为"得物",寓意"得到美好事物"。这标志着平台战略的重要转型:不再满足于球鞋单一品类,而要向"潮流全品类电商"进军。

创始人杨冰也深知,仅靠炒鞋无法带来持续价值和增长,他公开表示:"‘炒鞋’不会让公司得到持续的价值和收益,只会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只有真实的消费需求才是可持续的。" 得物改名后加速扩张商品品类,陆续将服饰、箱包、美妆、数码3C、潮玩等潮流消费品纳入平台,试图摆脱过于垂直细分的桎梏,成为年轻人一站式的潮流购物社区。

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潮流经济的兴起确实帮助得物在2020年前后获得了高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得物平台成交总额(GMV)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92.3%。2021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到800亿元,同比增速约60%。得物电商交易规模已跻身国内第8大电商平台,比2020年时的第11位又前进了一大步。

但另一方面,摆在得物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广阔却也更加凶险的战场。

潮流全品类市场看似巨大,实则竞争者云集、变数丛生。除了nice、Get等球鞋交易老对手,传统潮流媒体YOHO推出了UFO平台、国内也冒出诸如斗牛等新兴玩家;甚至连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也虎视眈眈:阿里在2022年上线了主打年轻潮流的APP"态棒",京东曾测试球鞋交易小程序"芥么",拼多多则干脆与第三方鉴别平台合作开设"潮鞋馆"。


截图自手机商城

可以说,得物原先占据的先发优势正被不断侵蚀。更严峻的是,潮流消费的泡沫正在消退。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潮牌逐渐淡出大众视野,Z世代消费者的购物心态也在回归理性:奢求炫耀的冲动减少了,对性价比和品质保障的要求提高了,这无疑对以溢价潮品起家的得物形成了反噬。

用户增长与品类扩张:繁荣背后的隐忧

尽管面临信任和竞争挑战,得物仍在尝试通过强化自身特色来稳住基本盘。

一方面,得物不断强调自己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对品牌方的价值。据得物在2025年商家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平台累计注册用户已超5亿,覆盖了一半以上的中国95后年轻人。

此外,用户圈层也在扩大,从一二线城市渗透向三至五线,下沉市场的新用户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有人爱淘玄学文玩和文创谷子,有新婚小家庭来挑家电家具,女性用户迷恋美妆鲜花小裙子,三四线城市青年钟情手串和钓鱼竿等。可以说,得物的用户构成已从最初单一的球鞋玩家拓展得五花八门,这为平台多元化运营提供了人群基础。


图片来源于得物APP公众号

另一方面,得物也积极向商家展示自己"养爆款"的能力。在传统电商平台,产品生命周期往往短暂,新品如果两三个月内不能热销就会沉底。但在得物,由于社区内容导流和"一物一链接"的去中心化机制,一个优质单品可以持续热卖相当长时间。

得物方面披露,平台上商品平均销售周期长达138天,是行业均值的2.4倍。例如李宁品牌在得物上架的一款卫衣,上市一年多后月销量仍有8000件,累计销量超过700万元。又如一些小众潮服品牌(如JK制服品牌"东鲸岁时记")的爆款,在得物已热卖3-4年,月销量依旧稳健。据商家反馈,"得物上一款持续热卖3年的爆品,能抵得上其他平台10个爆款的销售量"。


图片来源于得物APP公众号

这是因为得物有充沛的自然流量,会持续给销量好的单品分发曝光;且同一商品只有一个交易链接,不会被多个卖家重复上架冲淡流量,避免了内部竞争。这种长期主义的"养品"模式,令不少品牌商家眼前一亮。Kappa电商负责人就表示:"一年前上新的商品还在卖,持续有销量",甚至"有些爆款商品能在得物卖3年"。得物电商负责人Wendy在大会上也强调,希望以更稳定的销量和更长的销售周期,来激励好商品和好品牌坚持长期主义。

得物平台用户黏性高的另一个体现是退货率低。根据得物APP2025年5月公布的数据,目前得物平台综合平均退货率仅约10%,远低于传统电商平均水平。例如在退货"重灾区"服饰行业,某些综合电商的服装品类退货率高达80%以上 ,但有些商家在得物上的退货率却不到8%,黄金珠宝类目平均退货率甚至低至7-8%。

然而,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得物也流露出增长焦虑。Z世代红利终有天花板,当核心用户步入30岁后消费趋于理性,平台需要开拓新增长点。

其次是品类下沉带来的定位变化。根据新浪科技报道,早年得物为保持调性,规定108元以下的低价商品不得上架,平台走中高端潮流路线,连鸿星尔克这样的平价国货品牌都被拒之门外。

但随着流量红利衰退,得物在2023年悄然取消了108元的上架门槛,如今连十几元的平价零食和鸡腿都出现在平台上。这一转变被业内解读为得物"放下身段""焦虑求生"的信号。


截图自得物APP

毕竟如果高端路线真赚得盆满钵满,得物也不至于去卖和潮流调性相差甚远的平价日用品。

根据新浪科技报道,得物内部人士坦言,此举一方面是回应舆论对其崇洋媚外、定位过窄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现实所迫:当大势所趋是全网低价卷流量,得物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能降低门槛引入更多大众商品 。但这样一来,得物赖以区别于淘宝京东的"高端潮流社区"形象也随之被稀释,很可能流失一部分忠于原有调性的用户。

更大的隐忧来自于商业模式的内耗。正如前文所述,得物最大卖点在于鉴定保障,但近年无论是真假鉴定争议还是售后规则,都引发不少买卖双方的不满。

有商家投诉称,自家专柜真品却被得物鉴定为不合格,导致保证金被扣还要承担来回运费损失。同时买家也抱怨,以前得物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导致购物不便,现在政策倾斜买家后又出现卖家随意取消订单且仅用小额优惠券补偿的情况,引发新的矛盾。

此外,根据新浪科技报道,得物抽佣和收费名目繁多(佣金7.5~9.5%、服务费5%、转账费1%、鉴定费每件约30元等 ),部分小商家称算下来平台要拿走约30%的销售额 ,"成本几乎等于开实体店交房租"。

因此,买卖双方都感到被平台"薅羊毛",有用户直斥得物"鉴定费两头吃",既向买家收服务费又向卖家收佣金,却不能提供百分百可靠的鉴定结果。

这一系列问题都在消耗得物多年积累的信誉和用户粘性。如果得物不能妥善平衡平台收益和用户体验,很可能陷入口碑下滑、交易萎缩的恶性循环。

得物曾凭借创新的鉴定交易模式赢得用户信赖,把控住消费升级和炒鞋浪潮的风口,实现了商业价值与资本青睐的双丰收。

然而,当海潮退去,平台的发展短板逐一显露:假货质疑、鉴定争议、服务漏洞交织在一起,动摇了消费者最根本的信任。再随着电商等巨头崛起、潮流赛道趋于饱和,得物还能保持多大想象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突然!广东一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被查

太突然!广东一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被查

知肇分子
2025-09-15 21:34:03
壁虎通常不进屋,家中若是进了壁虎,通常是在提醒你这三件事

壁虎通常不进屋,家中若是进了壁虎,通常是在提醒你这三件事

诗意世界
2025-09-14 23:37:58
三只羊复出!两大徒弟开播,乔妹清纯嘴哥在线超8万,选品好谨慎

三只羊复出!两大徒弟开播,乔妹清纯嘴哥在线超8万,选品好谨慎

裕丰娱间说
2025-09-15 22:22:55
重庆巫山一男子散步被毒蛇咬伤,冷静女友拍蛇照、洗伤口、打120传照片,半小时送医获救

重庆巫山一男子散步被毒蛇咬伤,冷静女友拍蛇照、洗伤口、打120传照片,半小时送医获救

红星新闻
2025-09-15 17:43:07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芝士圈
2025-09-15 09:31:00
西贝公关又翻车了!发布的致歉信偷偷骂顾客,还被网友批改出20多处错误

西贝公关又翻车了!发布的致歉信偷偷骂顾客,还被网友批改出20多处错误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5 18:50:51
新华社消息|李成钢: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消息|李成钢: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新华社
2025-09-16 00:11:40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乌娱子酱
2025-09-15 16:51:05
罗永浩笑疯我了!!你的老板很可能是个巨婴哈哈哈哈

罗永浩笑疯我了!!你的老板很可能是个巨婴哈哈哈哈

行舟问茶
2025-09-15 16:50:59
第14次!杜普兰蒂斯毫无悬念夺金,6米30再破撑竿跳世界纪录

第14次!杜普兰蒂斯毫无悬念夺金,6米30再破撑竿跳世界纪录

直播吧
2025-09-15 21:59:33
东京世锦赛奖牌榜:美国断档领先,日本仅1枚排第13,中国才意外

东京世锦赛奖牌榜:美国断档领先,日本仅1枚排第13,中国才意外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22:58:46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俄军飞手投弹炸倒乌军,发现是女兵后放弃“补刀”,女兵随即起身脱掉装具狂奔撤离

鲁中晨报
2025-09-15 13:31:06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1.93米的法国顶级模特真是人间尤物 一双大长腿让人垂涎三尺

蒂蒂茱家
2025-09-15 13:38:17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上观新闻
2025-09-15 14:43:14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枫冷慕诗
2025-09-14 10:37:28
Shams:太阳和国王的报价都包含球员选项 且承诺首发大前锋位置

Shams:太阳和国王的报价都包含球员选项 且承诺首发大前锋位置

直播吧
2025-09-15 22:40:17
郑刚悬赏5000万下场手撕罗永浩,也救不了西贝贾国龙!

郑刚悬赏5000万下场手撕罗永浩,也救不了西贝贾国龙!

野马财经
2025-09-15 20:36:16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9-15 15:50:18
“完美女神”热巴生图被揭,鼻子大腋下黑,生图才是“人间真实”

“完美女神”热巴生图被揭,鼻子大腋下黑,生图才是“人间真实”

八卦南风
2025-09-15 12:34:21
中欧班列是中国和欧洲的黄金大动脉,现在却被波兰关闭,无法运行

中欧班列是中国和欧洲的黄金大动脉,现在却被波兰关闭,无法运行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5 18:33:17
2025-09-16 06:56:49
蓝鲸新闻 incentive-icons
蓝鲸新闻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120371文章数 1932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