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教育理念变化和家庭重视孩子未来发展,私立高中一度成了很多家长心里的“首选”。
尤其是在天津,存在一些把国际课程体系当作特色的私立高中,之前因为办学模式很新颖,教学理念也很先进,所以受到了很多关注。
不过2025年高中招生发生了一件挺让人意外的事:好多私立高中遭遇了很严重的生源不足问题,还出现了计划招生的人数跟实际录取的人数相差比较大的状况。
从一份曝光的招生统计表来看,很多学校实际招生人数较预期低很多。
例如有一所打算招185人的学校,最终只招到15个学生。
空缺数量达170人,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数据显示天津有20所私立高中未完成招生计划,其中多数学校空缺数量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费贵是很多家庭不敢尝试的重要原因,
在这份统计表中。
学费最少的院校一年收费超过三万元,最贵的每年达到十五万元,还不包括食宿等其他费用。
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按一年九个月在校时间来算,学生每个月花费常常是几千甚至上万元,长期投入让家庭财务有不小压力。
其次部分学校的办学背景会让家长起疑虑,有些学校名字里有“有限公司”,这就意味着它们本质上是企业性质。
这类学校在宣传时往往着重突出教学成果和升学率,可家长更在意师资稳不稳定、教学质量能不能持续有保障以及教育投入够不够。
如果相关信息不透明,家长肯定就会担心这类学校有没有长期稳定办学的能力。
另外社会整体对教育回报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变激烈,学历“内卷”的情况引起很多人讨论,越来越多家长渐渐重新考虑教育投入和未来回报的关系。
中学的时候,学费动不动就十几万,加上大学四年的花费,总共花了不少钱,
但毕业后就业情况不确定,也让一些家庭对高成本教育有疑问,接下来选择更务实的教育方式,
要留意的是,这种现象不单在天津出现,即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沪地区,很多私立高中也遭遇着相似的难题。
尽管学校持续放宽录取标准,还是很难招够学生,此状况显示,家长们在教育花费上变得更理智了,不再盲目去追求“高端”或者“国际”这类标签,而是更看重投入的性价比以及实际的教育成果。
面对现实情况,越来越多家庭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一般高中、职业高中这些教育途径渐渐被更多人接受。
这种变化不是否定教育的重要性,而是体现出家长对孩子成长道路有更深入的考虑。
培育孩子可不是走直线,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和方向都不一样,要是资源不够,家长得琢磨怎么选才最适合自家和孩子,这是实际情况,或许放下担忧,尊重差异,按自己能力来,就是当下教育该提倡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