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消暑有妙招 节能又环保 探寻合肥热电的“另类”供冷模式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赤日炎炎,铄石流金。每个夏季,空调已成为居民在蒸腾暑气中抵御热浪的“清凉堡垒”。然而,传统电制冷空调因其能耗高、碳排放大、噪音扰民及加剧热岛效应等问题,一直是夏季家庭能耗与城市污染排放的“老大难”。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合肥热电,探寻为酷热盛夏注入高效节能的绿色能源、重新定义都市消暑美学的“另类”供冷模式。


合肥热电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外景。合肥热电供图

探寻地下的“土壤空调”,合肥热电“另类”供冷模式

自从搬入滨湖科学城后,王先生发现每晚的睡眠变得格外香甜——不仅空调效果更宜人,打扰夜晚宁静的空调外机噪声也消失了。这正是合肥热电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地源热泵“另类”供冷带来的福利。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与地表土壤温差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它通过循环水泵系统,在地下铺设深度达上百米的换热管道,建立用户端与大地之间的热交换通道:夏季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地下,实现高效制冷;冬季则反向运作,从土壤中提取热量用于供暖。这种技术充分利用土壤相对恒温的特性,形成了环保节能的“土壤空调”系统。


技术专工在巡检地源热泵机组。合肥热电供图

场景应用广泛,集中供能面积超400万平米

“除了地源热泵,滨湖科学城能源站还引入了冰蓄冷、水蓄能、天然气三联供等多种能源技术组合。在保证用户用冷体验的同时,该能源站预计年节约标煤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9万吨、二氧化硫4800吨、氮氧化物2400吨,相当于新增一片拥有900余万棵树的大森林。”合肥热电科恩新能源的负责人介绍道。

除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外,合肥热电还建成了北城龙湖能源站、新桥汽车产业园能源站,骆岗公园锦绣湖能源站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些绿色能源站凭借精准、稳定、节能、环保的优势,不仅为居民、商业、办公、学校等用户提供日常用冷,还为医疗、电子、精密制造业等工业用户供能,场景应用广泛,集中供能面积超400万平方米。


中外媒体参观合肥热电滨湖区域能源站。合肥热电供图

打通“四站三网”功能格局,盘活放大存量资源

中宣部(国新办)指定中外媒体记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采访点、安徽省低碳应用场景案例汇编入选项目、安徽省低碳应用场景提名奖、地热行业优秀项目案例……荣誉只是起点,目标更在高峰。

2024年以来,基于滨湖科学城的供能需求,合肥热电创造性提出“四站三网”供能格局:通过高温热水管网、蒸汽管网、区域能源管网,将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骆岗公园锦绣湖能源站、经开区换热首站等4个站点连通,实现能源互补、高效利用,提升保障能力,在“绿色产能”基础上实现“绿色供能”。

在绿色能源高速发展的时代,合肥热电紧扣新能源发展脉搏,为居民消暑供冷用“新”、用“芯”、更用“心”。(江一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5196文章数 559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