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说上海常住未婚女性有209万,十年涨了78.3%。25到34岁里,差不多四成没结婚。35到49岁,这个比例是11.6%。还有个数字挺扎眼,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30.2岁。
写字楼里常能见到她们,一身利落西装,踩着高跟鞋走得带风。眼神里那股劲儿,不像在等谁来拯救,更像自己就能搞定一切。
有人说这是“剩女”,我听着就别扭。什么叫剩下?超市临期食品才叫剩下。人这辈子又不是货架上的罐头,非要按保质期卖掉才算完成任务。
这群姑娘里,不少是主动选择单身。知乎有个高赞回答说“女性不想结婚,是因为看到母亲生活的不好”。这话戳中了很多人。小时候看妈妈围着灶台转,为了家庭放弃喜欢的工作,受了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那些画面刻在心里,长大了就不想走同样的路。
她们不是不相信爱情。是见过太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悲剧。宁愿高质量单身,也不要低质量婚姻。自己能赚钱买房,能修灯泡换水管,生病时能自己打120,为什么要找个人来给自己添堵?
自我实现这四个字,对她们来说不是空话。加班到深夜,为的是拿下项目时的成就感。报瑜伽班学插花,是想把日子过得有滋味。周末去看展听音乐会,是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快乐,比应付婆媳关系、算计柴米油盐实在多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被动单身。不是条件差,反而很多都是高学历、高收入。只是心里那杆秤太准,不肯将就。看太多偶像剧里的完美男主,难免对现实中的人挑三拣四。想找个聊得来的,又要经济相当,最好还得懂点浪漫。要求高吗?我觉得不高。毕竟她们自己就很优秀,凭什么要降低标准?
社会总爱说“女人年纪大了就不好嫁了”。这话本身就带着偏见。30岁怎么了?40岁又怎么了?结婚又不是人生的终点线。难道女人的价值,就只能用婚姻来衡量?
其实不管主动还是被动,这些未婚女性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婚姻从来不是必选项。以前女人没得选,只能困在“到年纪就结婚”的框框里。现在不一样了,她们能赚钱,能独立,能自己做决定。这种觉醒,不是自私,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妈妈那辈人,很多把“嫁个好人家”当终极目标。现在的姑娘们,更想先成为“好人家”本身。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不看别人脸色,不被世俗绑架。这种勇气,值得被尊重。
你觉得呢?是该为了合群随便找个人嫁了,还是守着自己的节奏过一生?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