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学新书榜 | 人文社科类(2025年6月)

0
分享至

科学新书榜

人文社科类(2025年6月)


科学新书榜”基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各大电商平台的上个月的销售排行产生,分为自然科学、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和人文社科4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提供参考借鉴,与您一起阅读科学!

1

活力地球(第二版)

太阳系里只有一个地方愿意“收留”我们人类,那就是地球。地球是房东,我们是房客。如果把46亿年的地球历史浓缩为一天,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是这一天里短暂的最后几秒。作为“房东”,地球过去不知接待过多少“房客”,从古老的菌藻类到蕨类、裸子类、被子类植物,从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到哺乳类动物。人类在地球“一天”的末尾出现后,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对地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正值“中年”且充满活力的地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与人类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关系错综复杂。

2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

本书是由国家文物局编著并公开出版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基于2024年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全面呈现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

3

花不败:防衰抗老从卵巢开始

女人如花,卵巢是女性魅力与健康的核心。本书将带您走进“花园”,探寻女性衰老的奥秘。首篇“花开之源”,讲述卵巢在青春时期撑起女性的健康与美丽。随着岁月流逝,“花困之隐”开始浮现,各种衰老信号悄然而至。这时,您需了解“花落之因”,即加速卵巢衰老的因素。而“评花之法”,带您了解评估卵巢健康状态和功能年龄的前沿技术。那么,如何呵护卵巢呢?“惜花之道”给您科学建议,开启养护模式。当卵巢进入“欲衰未老”阶段,“续花之方”奉上妙招。即便卵巢已衰老,“养花之智”也能为您规划医养之路。最后,“醒花之鉴”纠正常见误区,让您少走弯路。

4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高句丽是起源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周秦以来一直生活在浑江、鸭绿江流域的长白山南麓。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宽郡高句丽县建立地方政权。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中央政府出兵东征,高句丽亡。

本书以高句丽民族与地方政权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先秦至汉唐时期中央王朝对北方民族政权管理、册封、朝贡的历史,也涉及东北亚古代国家新罗、百济、倭与高句丽的交往与战争。书中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大量的新资料,叙述了高句丽民族起源、建国、发展、扩张、兴盛、衰亡的历史过程。首次将高句丽政权的发展变化置于中原王朝的统一、分裂、战争、和平的大环境下进行思考与研究,依照高句丽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分成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四个历史时期。对于不同时期高句丽与中原政权的关系,朝贡册封、战争交涉、使驿往来,以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疆域变化、思想文化等方面深人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高句丽民族起源、建国、社会性质、历史分期、政权建设、经济类型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意见。

5

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24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共建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视角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批科技前沿动态、科技决策参考和科技智库报告。本书所集结的文章中,既有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方面的研究与建议,也有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调研与思考,还有对全球科技创新进展、主要国家科技战略部署的扫描与分析。其中有些成果直接推动了相关政策制定,为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撑。

6

人类骨骼考古

人类骨骼考古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材料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致力于古代社会的全面复原。本教材以“实践指导+科研入门”为核心理念精心编撰,目标是打造出一本高度适配中国考古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工具书。

教材紧密围绕骨骼和牙齿形态的基础知识展开,高度重视对古代人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介绍。在内容编排上,始终紧跟学术前沿动态,及时更新各类研究方法,力求既成为一本精准贴合中国考古实际工作场景的实用工具书,又能担当起初学者踏入该领域的优质入门教材,助力古代人骨形态鉴定工作实现广泛普及,推动考古工地多学科手段的运用走向常态化。

在内容设计方面,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并重,都予以翔实地阐述。其一,详细梳理人类骨骼考古的发展历程,针对骨学悖论以及古代人类遗骸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其二,运用文字搭配丰富图片的形式,详细阐释骨骼、牙齿形态的基础知识,并系统介绍性别和死亡年龄的鉴定方法,其中对转换分析更是进行了重点介绍。其三,深入探讨古病理学、创伤与体型复原等关键内容,并在教材中系统地介绍肌肉起止点研究方法。此外,在教材附表中优化了测量和观察表格,为实践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7

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基础与应用探索

本书是在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全面地梳理了我国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全书共分十一章,包括绪论、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程、脆弱青铜器腐蚀劣化机理与病害分析表征方法、青铜器保护修复的理念演进及其基本原则、考古出土脆弱青铜文物的现场保护、脆弱青铜器锈蚀物清除与稳定化处理、脆弱青铜器加固保护技术、脆弱青铜器的连接修复、脆弱青铜器封护材料与工艺、脆弱青铜器的保存环境及预防性保护、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前沿技术与新材料研究等内容。全书既有对保护修复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对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的阐述,尤其在第十一章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前沿技术与新材料研究中,重点介绍了当前脆弱青铜器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当前热点,为青铜器保护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8

明代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论稿

郑和下西洋集中反映了明代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达到的新高度,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巅峰时代。本书作者长期耕耘明史,在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本书将作者在郑和下西洋领域30多年爬梳整理文献史料的研究论稿结集展现,以飨读者。论稿收录中文40篇,外文5篇。其中中文论稿分为史实考析、回眸思考、史料开掘、意义阐释、文化视域、全球视野六部分,外文论稿另附其后。

9

光华人生 丹心永照:王大珩传

王大珩院士是光学专家、战略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对我国应用光学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制成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航天相机、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等,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书真实记录了他为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科学事业进步奋斗的一生,并侧面展现出中国光学事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反映出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奋斗的精神。

10

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

本书是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土生文化馆及新加坡国立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配套图录。收录了新加坡文博机构124件(套)文物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土生华人家具,以文物和史料为依托,兼顾通俗性与专业性,多角度展示峇峇娘惹文化内涵及特点。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科学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官方号
5765文章数 279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