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两天,刷到了上面这张图片。图片中是一位老太太站在飘窗外的窗台上,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淡定的擦着玻璃。
但是我看到这张照片,却一点也淡定不了,这简直是“亡命之徒”啊!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介绍下飘窗的节点构造,让那些“无知无畏的人”知道下这有多危险!
02
高空作业
按照这位老太太所在的楼层来说,她已经是属于高空作业了。
高处作业
又叫做高空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即使是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而从照片来判断,这位擦窗老太太所处的楼层最起码在3层以上,高度超过10米,妥妥的高空作业。
而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而图中的老太太,除了手里有块抹布,还有啥呀。
这样擦玻璃的风险实在有点大,不禁让人替她捏把汗啊!
03
外墙保温
除了高空作业这一条之外,我还想提醒各位观众的是:老太太脚踩的窗台可能并非结构挑板,也不安全。
为了说明问题,我还让我同学陆工找了飘窗位置的节点,为了大家能看的真切,我给染了色。(如下图)
红色的就是外墙保温板,这个玩意其实不太结实,几乎都是用胶粘的,所以外墙保温脱落的新闻会不绝于耳。
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扩展阅读:《》
从照片来判断:老太太所处的平台可能是结构挑板,因为深度目测超过30厘米了。
近几年,建筑师已经很少用保温材料来实现这种深度的线条效果了,但是这样的构造节点也并非安全之地,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节点做法。
绿色的是混凝土结构挑板,虽然可以承重,但是外侧还是有保温材料(红色),踩在上面有可能出现脱落等情况,所以也没那么安全。(如上图)
所以,不要认为是个平台,它就是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其实很多看上去挺结实的地方,有可能是保温板营造的装饰效果。
所以普通人千万不要高空作业,即使不得不,也请做好防护措施。
04
高坠危害
当事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都会觉得“没事”,那是因为你不知道高空坠落的危害有多严重。大家不妨一起看一组案例,加强下学习。
事故一:0.6米高坠亡
2019年8月25日9时许,利高公司一名作业人员在清理输送带时,从站立的铁制凳子(高约0.6米)上不慎跌落,头部着地导致受伤,后经送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故。
事故二:1.37米高坠亡
近日,深圳两名工人给某店安装招牌,在给招牌安装铁皮雨棚时,由于雨棚较高,一人站在高约1.37米的矮墙上海够不着,所以垫了一个胶水桶(高约0.4米),结果因为突然脚下不稳失去重心,随后便跌落至地面导致头部摔伤,后经多天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三:2米高坠亡
2023年8月5日在东大名路1089号北外滩来福士东塔30楼,上海盛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1名作业人员在室内维修空调时,从2米高的梯子上跌落身亡。
所以从这些事故案例不难看出:高空坠落真的是非死即伤。
如果是四肢着地,则易导致骨折或关节脱位,需手术治疗及长期康复 。
如果是头部着地:可能引发脑震荡、颅内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
如果是背部/腹部着地:可能导致内脏破裂或脊髓损伤,甚至瘫痪 。
实验数据显示:30克物体从18楼坠落可击碎头骨;25楼坠落冲击力足以致命 。
现在你知道高空作业有多危险了吧!
05
结束语
生命很脆弱,而且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珍惜,很容易就没了。
而良子要做的是:尽量让你知道建筑相关的危害在哪里?如何避免因为无知和鲁莽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了解建筑是为了能让你生活的更好,所以学点建筑知识也挺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