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梅花奖
始创于1983年,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是中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艺术大奖,被誉为中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获奖者都是各剧种的代表人物和骨干力量,为中国戏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即将华彩亮相的胡恩威(Mathias Woo)导演及设计的昆剧《宫祭》(2009年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委约创作)中,广州大剧院将有幸迎来“双梅”竞相在舞台绽放。两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得主施夏明(饰 崇祯)、李鸿良(饰 蒯祥)将联袂出演昆剧《宫祭》,昆曲舞台再迎盛事!
《宫祭》
GONG JI
摄影:松闲
在朝代更替,风云变幻之际,崇祯从午门撞钟,一直到煤山自缢,他徒步在这条王者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不长,仅千步之遥;这条线很长,崇祯足足走了十七年。在行走中,崇祯帝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紫禁城的雄伟、壮观,曾经的繁荣、昌盛,至高无上,万年永固……
在行走中,崇祯帝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想过,什么也没听见……
导演及设计:胡恩威
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从事编剧、导演、监制和策划等多方面的工作,是跨界剧场及艺术科技剧场先锋。
作品以强烈视觉影像建构剧场美学,作品曾应邀于北京、南京、上海、苏州、东京、新加坡、台北、柏林、布鲁塞尔、克拉科夫、米兰等世界各地演出,主题涵盖文学、历史、时政、建筑、宗教,最近导演作品包括:由叶童、黄德斌主演的《唔讲得》(2024年改编自喻荣军原作《不可说》)、2023阿那亚戏剧节特邀节目《说唱张爱玲》,戏曲創新作品《戏曲金庸笑傲江湖》、昆剧《临川四梦湯显祖》(2008)及《宮祭》(香港版《紫禁城游记》,2009),多媒体建筑音乐剧场系列《路易简的时代和生活》及《Looking for Mies》等。
主要演员
施夏明(饰 崇祯)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0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演员(1999级)。
工小生,师从石小梅、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周志刚、詹国治、钱振荣、王斌、程敏等,2011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为师。
代表剧目有大戏《1699·桃花扇》《南柯梦》《浮生六记》;折子戏《世说新语·访戴》;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梅兰芳·当年梅郎》等,并传承剧目《桃花扇》《白罗衫》《玉簪记》及精华版《牡丹亭》。
李鸿良(饰 蒯祥)
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江苏省昆剧院第三代演员(1978级)。
工丑、付,师从周传沧、范继信、姚继荪、刘异龙、王世瑶、张寄蝶、周世琮,功底深厚,风格独具。
代表剧目有《小孙屠》《桃花扇》《牡丹亭》《孽海记·下山》《跃鲤记·芦林》《艳云亭·痴诉点香》《渔家乐·相梁刺梁》《义侠记·游街》《十五贯·访测》《红梨记·醉皂》等,尽显丑行艺术魅力,并荣膺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是学建筑的,我在做戏时很多想法跟传统是很类似的——我们是做一个空间给演员演戏,而不是说指导演员怎么去演,因为昆曲演员本身的训练已经是很严谨的,他们本身知道如何利用空间,怎样去演。
我觉得传统也是很先锋的,尤其是昆曲。我们中国戏曲里面有很多概念,包括讲故事的方式、表演的方式,是源泉的、先锋的。”
——胡恩威
薪火相传
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但时至今日,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全国总共仅有8个昆团,江苏省昆剧院便是其中之一。江苏省昆从1960年建团迄今一共有五代演员。
石小梅老师与李鸿良、施夏明三位艺术家同为江苏省昆剧院的“昆曲人”,分别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演员。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使命, 江苏省昆剧院与众昆曲艺术家始终全力以赴。这部昆剧《宫祭》的传承与排演,正是江苏省昆剧院一脉相承的“传帮带”精神的生动写照。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老师(江苏省昆剧院第二代演员、第5届中国戏剧没梅花奖得主)以心血倾注此剧,“传”于爱徒施夏明。施夏明不负师恩、潜心修习,稳稳地“承”接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精髓。而“带”的重任,则落在了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李鸿良肩上。他以深厚的舞台功底和艺术修养,身体力行地进行协助指导、将南昆艺术的风范与经验传递给新一代。
《宫祭》的舞台,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艺术接力。从石小梅老师的倾囊相授,到施夏明的潜心承继与李鸿良的鼎力相助,正是他们共同凝聚了这部昆剧的筋骨,织就了它的魂魄。
摄影:松闲
2025年8月14-15日(周四-周五)19:30
广州大剧院诚挚邀请您一同走进剧场,随戏台上的崇祯与蒯祥勾勒紫禁城所承载的生死流通、盛衰无常,共同感受那暗香浮动的南昆风度,见证两位梅花奖得主以精湛技艺诠释历史沧桑!
水磨新调
南昆美学岭南文化周
小剧场昆剧《宫祭》
01.
2025年8月14-15日(周四-周五)19:3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180 280 380 480
双人套票:860(2*480) 680(2*380)
(套票请按对应票档张数下单,
不再叠加会员折扣)
演出时长:约90分钟(无中场休息)
*每人一券,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中、英文字幕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02.
水磨新调
南昆美学岭南文化周
折子戏专场
《宝剑记·夜奔》
《世说新语·索衣》
《桃花扇·逢舟》
2025年8月16日(周六)14:3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180 280 380 480
399(蒲团座)
双人套票:860(2*480) 680(2*380)
(套票请按对应票档张数下单,
不再叠加会员折扣)
演出时长:约90分钟(无中场休息)
*每人一券,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中、英文字幕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因舞台需要,本场演出为中心舞台,增设蒲团座(蒲团座高度较低,舒适度因人而异,请谨慎选购),示意如下:
(座位示意图仅供参考,座位间隙以现场为准)
水磨新调
南昆美学岭南文化周
折子戏专场
《三岔口》
《疗妒羹·题曲》
《世说新语·访戴》
03.
2025年8月16日(周六)19:30
8月17日(周日)14:3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180 280 380 480
399(蒲团座)
双人套票:860(2*480) 680(2*380)
(套票请按对应票档张数下单,
不再叠加会员折扣)
演出时长:约90分钟(无中场休息)
*每人一券,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中、英文字幕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因舞台需要,本场演出为中心舞台,增设蒲团座(蒲团座高度较低,舒适度因人而异,请谨慎选购),示意如下:
(座位示意图仅供参考,座位间隙以现场为准)
从传统折子到实验剧场
从水磨雅韵到当代演绎
六百年昆曲正以青春姿态续写传奇
让我们在岭南的夏日里
共赏这场跨越时空的戏曲盛宴
或许你还喜欢
【兴业银行购票优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