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常德出了件让人火大的事儿——高中录取通知书里居然夹着眼镜店的广告单!
![]()
家长们满心欢喜地拆开录取通知书,就盼着看到孩子努力换来的成果,结果冷不丁冒出来一张商业广告,这感觉,就像你满心欢喜地打开生日蛋糕盒,结果发现里面躺着只死苍蝇,恶心得不行,兴致全没了。
录取通知书是啥?那可是孩子无数个日夜挑灯夜战、拼尽全力换来的“入场券”啊!是汗水、泪水凝结成的结晶,是开启人生新阶段的“钥匙”。
它承载的,可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梦想、希望和未来,是无比庄重严肃的存在。可就这么个神圣的东西,被一张眼镜店广告单搅和得没了仪式感,神圣感碎了一地,谁能不气?
![]()
好在石门县教育局反应迅速,一查才知道,是镇中在发录取通知书时,给33个学生塞了眼镜店的优惠宣传单,不是高中学校干的。涉事学校负责人被约谈,后续还要依纪依规处理。
可这事儿真就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这事儿背后,暴露的是部分学校对教育严肃性的严重漠视。教育是啥?那是培养人的地方,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是一片容不得半点铜臭玷污的净土。
教育部早就三令五申,严禁商业广告进校园,可有些学校就是当成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为啥?说白了,还不是利益在背后捣鬼。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张广告单嘛,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上纲上线吗?可别小看这张广告单,它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粥。
它破坏的,是教育的纯粹性,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不尊重。你想想,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本应是充满喜悦和憧憬的时刻,结果被一张广告单搞得兴致全无,甚至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这影响得多大?说不定还会影响孩子对新学校、新环境的期待和适应呢。
![]()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眼镜店广告搭录取通知书的“便车”,背后是不是有啥见不得人的利益输送?是不是学校和眼镜店达成了某种“合作”,学校从中拿了好处?
这事儿必须得查清楚,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如果真是这样,那教育的底线就被彻底突破了,教育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以后谁还敢相信学校?
咱再说说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本应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学生营造一个纯净、积极的学习环境。可有些学校呢,为了那点蝇头小利,不惜牺牲教育的尊严和学生的利益。
![]()
这种短视行为,就像杀鸡取卵,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形象,更影响了教育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
教育不是生意,不能被利益绑架。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品德和能力上,而不是想着怎么从学生身上捞钱。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他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不是成为商业广告的“目标受众”,被各种广告轰炸。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教育的净土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家长要擦亮眼睛,监督学校的一举一动,发现不对劲就及时发声;媒体要发挥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不良现象,让那些想钻空子的人无处遁形;政府要加强监管,确保教育政策的落实,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
录取通知书夹广告这事儿,看似小事,实则关系重大。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敲响了教育警钟,提醒咱们不能对教育的商业化倾向掉以轻心。
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才解气?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