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晚,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破冰行动"在凤阳县小岗村启动。安庆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小岗发展这'理'有我,科技赋农助力创新"实践团作为全省32支团队中以数理学科为特色的实践团队,带着"实地考察环境+建模分析预测"的理念参加启动仪式,展现了理工科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在现场交流环节中,我校实践团成员积极发言,展现了青年学子对基层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实践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走进小岗,让我真正感受到改革背后的温度,也更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4级(2)班吴雨桐在发言中深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
实践团成员、物理学专业2024级(2)班程欣雨则围绕“青年群体如何更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向嘉宾提问,她表示:“小岗精神,是勇于突破体制桎梏的勇气,也是一代代基层干部甘于奉献的写照。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
在总结交流时,来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3级(1)班的赵志浩谈到:“这是一次‘沉下去’的学习机会,我希望自己不仅能‘听故事’、‘看场景’,更能‘懂逻辑’、‘思机制’。”
![]()
开营仪式结束后,数理学院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小岗村博士工作站站长雷松林。他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为来自安庆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讲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底蕴。他介绍,小岗村不仅是“农村改革第一村”,更坐落于有“帝王之乡”、“石英之乡”及“花鼓之乡”之称的凤阳县,拥有全国第一的石英矿储量与品位。1978年18户农民实行“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点燃了时代的变革火种。
在采访的最后,他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寄语青年,鼓励同学们珍惜此次深入一线的机会,以全过程参与、全方位调研、亲历亲为的精神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他指出,实践基地采用农业农村部干部培训的标准设定课程安排,结合大学生实际保留特色模块,力求在锤炼中增强责任感、提升能力素养。
据悉,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实践团成员将实地走访大包干纪念馆、凤阳本地企业和特色乡村示范点,深入了解农村改革发展历程,调研地方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专业背景,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治理”“企业振兴”等维度展开多角度调研与分析。每晚的总结会也将成为各队沉淀思考、深化成果的“充电站”。
从课堂走向田野,从书本走向现场,“小岗发展这‘理’有我,科技赋农助力创新”实践团正以青春之姿、专业之力,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文字记录真知,用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撰稿:俞浩然、李建坤 摄影:杜子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