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们都对宝宝关怀备至,可有时候,这份多出来的 “爱”,却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快来看看,你有没有陷入这些误区。
过度保护,阻碍大运动发展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受伤,总是限制宝宝活动。比如宝宝刚要尝试爬行,宝妈小敏就赶紧抱起来,怕地上脏或者宝宝碰到东西。长期这样,宝宝缺少爬行锻炼,平衡感和肌肉力量发展受限,可能影响之后的站立和行走。其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给宝宝足够空间自由探索。铺上爬行垫,移开危险物品,让宝宝尽情爬动。宝宝在爬行中,能锻炼肢体协调性,为站立和走路打下基础。
事事代劳,精细动作难进步
从宝宝自己拿勺子吃饭,到尝试穿珠子,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对精细动作发展很重要。但宝妈阿珍生怕宝宝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或者穿珠子时扎到手,总是喂宝宝吃饭,帮宝宝完成手工。宝宝没有机会锻炼手部小肌肉,抓握、捏取等精细动作能力就会落后。家长应该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刚开始宝宝可能做得不好,但多尝试几次,能力就会逐步提升。比如让宝宝从用勺子舀起小块食物开始练习,慢慢就能自己独立吃饭。
交流太少,语言发育受影响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和外界的交流。有些家长工作忙,和宝宝互动少;或者宝宝一哭就用玩具哄,不引导宝宝表达需求。宝妈晓丽家宝宝想要喝水,只是哼哼,晓丽就直接把水拿给宝宝。时间久了,宝宝会觉得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语言表达积极性降低。家长要多和宝宝聊天,引导宝宝用语言表达想法。比如宝宝指水杯,家长可以问“宝宝是不是想喝水呀”,鼓励宝宝说出“水”这个字。
限制社交,阻碍情商发展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在外面受欺负,很少带宝宝和同龄人玩耍。宝妈阿芳家宝宝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很兴奋,但阿芳觉得宝宝还小,没必要社交。其实,宝宝在和小伙伴相处中,能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矛盾,情商得到锻炼。家长应多带宝宝去公园、儿童游乐场等地方,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互动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家长对宝宝的爱毋庸置疑,但有时过度的 “保护”“代劳” 可能阻碍宝宝正常发育。适度放手,给宝宝成长空间,才能让宝宝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