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有一次放学,儿子低着头走进门,书包一扔,鞋子也不脱,就钻进了房间。
她敲了半天门,儿子才慢吞吞地开了个缝儿,眼圈红通通的,明显刚哭过。
朋友问了半天才知道,儿子又被同桌抢了文具盒,后桌还笑话他是“胆小鬼”。
老师没注意,他也不敢吭声,就这么忍着委屈熬了一整天。
朋友又急又气: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他的水壶就被同学藏了起来,还是我问老师才找回来的。
他在学校,总是当‘受气包’,我真是恨铁不成钢!”
我曾听一位校长发言说:
“一个班上,有些孩子他的气场弱,碰到那种气场强的孩子,他就是会胆怯,这种情况,是避免不了的。”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为什么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总吃亏、受委屈呢?
容易“被欺负”的孩子,大多有4个特征。
一:孩子太乖了,反而容易被欺负
有一种孩子,特别乖,在我们眼里,就是“省心”。
他从不主动招惹事,别人招惹他了,他也不吱声。
这样的孩子,不给大人惹麻烦。我们带起来,会觉得不费力、特好带。
但这种“乖孩子”,却容易被欺负。因为别人欺负他了,他不敢反抗。
明明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敢反抗呢?
很有可能,是他小时候摔倒哭了,大人说:“哭什么哭,多丢人”;
他玩具被抢了,大人说:“你就让让嘛。”
长大一点,被人欺负回家了,大人问:“是不是你先惹人家了?”
于是孩子就觉得:哭没用,告诉大人也没用,反抗更没用,不如忍一忍,装没事儿。
慢慢的,孩子学会了讨好别人、压抑自己。
可在学校,哪个孩子软弱、胆小、不敢吭声,一眼就能被“爱欺负人”的孩子看出来。
于是,他就成了那个总受委屈的“受气包”。
二:心里委屈,孩子却不开口
有些孩子,明明在外受了委屈,回家却一句不提。
你看他状态不对,问他:“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他也只是摇头:“没有。”
你着急也没用。
受委屈不说的孩子,很可能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说。
他甚至不知道,“我不开心”是可以说出来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别人“我不喜欢这样”。
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是,小时候哭得时候,大人不耐烦地让他闭嘴:“哭什么哭,不许哭!”
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大人也不当一回事,觉得他矫情。
于是,他就不敢说了,哪怕再委屈、再难过,也只自己悄悄抹眼泪。
这种“软弱”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三:孩子不会“玩”
有些孩子,很难主动交到朋友,别人都在打闹玩耍,他却在旁孤零零地看着。
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加入。
这类孩子,往往社交能力差,不会主动跟人说话,想加入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凑过去只会跟着傻笑,不敢搭话。
久而久之,他被集体忽略、被孤立,就成了容易被欺负的对象。
其实,这样的孩子不是不好,而是“不会玩”。
可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会玩,就没人跟你玩;没人跟你玩,就更容易受欺负。
四:保护过头,孩子在外面反而吃亏
还有一种孩子,在家里霸道得很,父母什么都替他挡着,受不得一点委屈。
但一到学校,却“怂”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根本没学会,自己怎么处理问题。
孩子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立马上手替他解决,长期这样“被保护”,他就没有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旦能力弱,他就容易胆怯,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遇到别人欺负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五:如何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想要孩子内心强大、不被欺负,我们可以试试以下几个小方法:
①每天问一问,听听孩子的心声
我们可以每天睡前,抽出10分钟,专门和孩子聊聊当天发生的事。
不要简单问“今天过得怎么样”,而要具体点:
“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呀?”
“最难受的事情呢?”
“你觉得今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问得越具体,孩子说得就越详细。
当他说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时,我们不急着评价、批评或教训,只要安静地听他说就好了。
说得多了,孩子慢慢就会养成表达的习惯,知道自己说出来,会有人理解支持。
他的内心,就会更加自信,更懂得保护自己。
②教孩子大声说“不”
遇到被人抢东西、推搡等情况,我们要教孩子明确说:“不行!我不喜欢这样!”
我们可以跟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我们当那个“欺负者”,去抢他东西、推他,教他大声且坚定地说“不”。
反复练习,他的胆子,就会慢慢大起来,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他就知道怎么应对了。
③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我们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外面玩,比如公园、游乐场,鼓励他去交朋友。
还可以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
跟孩子们玩得多了,慢慢的,他就会掌握一套自己的社交法则,慢慢融入集体了。
④多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和小朋友产生冲突时,我们不要急着出面替孩子“摆平”,而是先观察一下,给他独立处理的机会。
如果孩子处理不了,我们可以温和地引导:“你想怎么解决呢?”鼓励他自己想办法。
我们平时也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承担一些小责任。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加独立自主,遇到困难时,自然懂得如何勇敢面对。
养育孩子,我们要教他勇敢表达、不怕拒绝,教他如何为自己挺身而出。
这样,他才会是一个内心强大、有底气、敢于为自己发声的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