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学术文献,学术交流
心传导系:心脏节律的神秘指挥者
心脏规律有力的搏动依赖于一套精密的"电气系统"——心传导系。这个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的网络协调心房与心室的收缩顺序,确保血液高效流动。
心肌细胞的双重身份
类型
功能
组成部位
普通心肌细胞
机械收缩
心房壁、心室壁主体
特殊心肌细胞
产生和传导电兴奋(自律性)
心传导系各组成部分
心传导系的组成
1
窦房结
2
结间束
3
房室交界区
4
房室束(His束)
5
左右束支
6
Purkinje纤维网
核心结构与功能详解 1. 窦房结:心脏起搏司令部
位置: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1/3心外膜深面
结构:
起搏细胞(Pacemaker细胞):自发产生冲动(60-100次/分)
结细胞 + 胶原纤维支架
特点:
窦房结动脉贯穿中央供血
受自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心率,副交感神经↓心率)
临床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可导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停搏)
2. 结间束:心房传导的三条通路
名称
路径特点
功能延伸
前结间束
绕上腔静脉→房间隔→分两支:- Bachmann束(至左房)- 下行至房室结
同步左右心房收缩
中结间束
经上腔静脉后方→卵圆窝前缘→房室结(Wenckebach束)
主要房室传导通路
后结间束
沿界嵴下行→冠状窦口→房室结后缘(Thorel束)
次级传导路径
争议点:结间束是否为特殊分化的传导组织仍存学术争议3. 房室交界区:关键传导枢纽
位置:房室隔内(Koch三角区域)
组成:
房室结(核心)
房室结心房扩展部
房室束近侧部
核心功能:
延搁传导(0.1秒):确保心房收缩完毕心室再收缩
次级起搏点(40-60次/分):窦房结失效时接管心律
4. 房室束(His束):唯一房室电连接
走行:穿中心纤维体→室间隔膜部后下缘
分支:分叉为左、右束支
手术风险点:瓣膜手术时易损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5. 束支系统:心室传导专线
左束支
右束支
- 分三组:前组/后组/间隔组
- 单一细长索状主干
- 早分支,广泛心内膜下Purkinje网
- 晚分支(前乳头肌根部)
- 阻滞少见
- 易发生阻滞(临床更常见)
6. Purkinje纤维网:终末高速传导
分布特点:
密集区:心尖、室间隔下部、乳头肌
稀疏区:动脉口、房室口附近
功能优势:
传导速度(4m/s)远超普通心肌(0.4m/s)
确保心室肌同步收缩
历史注:1839年由捷克科学家Purkinje首次描述临床意义与变异 常见病理与诊断
病变部位
临床后果
典型表现
窦房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动过缓/停搏
房室交界区
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分离
束支
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增宽(形态特异)
异常传导通路
Kent束(房室副束):
跨越房室沟连接心房心室
导致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电图特征:δ波 + PR间期缩短
易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基石:射频消融术需精确定位传导通路解剖结构结语
心传导系统是生命节律的精密控制器,其精妙的生物电传导机制不仅维持着心脏高效泵血,更为现代心脏诊疗提供了关键靶点。从基础研究到临床介入,深入理解这一系统将继续推动心律失常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精妙的注脚,也是医学探索的永恒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