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社会放生活动,早在2023年,金海湖、西水峪水库、口头水库与园博湖就被列为北京定点放流平台,同时,“智能渔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了放流所需办理的手续。尽管有了正规地点和操作规范,但“打游击”式放生的现象仍屡屡出现,近日有人反映,称有市民在永定河、潮白河等水域偷偷放生。
放生被认为是一种积福行善之举,古已有之。在现代社会,仍有一部分人经常举行各种放生活动,其中不乏“放生矿泉水”等奇葩行为。为满足市民的“放生”自由和需求,北京专门设立了定点放生平台,目的是规范放生行为,避免不当放生对水环境生态的破坏。但部分市民随意放生、偷偷放生现象不少见,而正规放生点则少人问津。
记者探访发现,不仅很多海鲜门店给出误导性说法“随便找条河就能放,用不着开检验检疫证明”,而且一些放生者为躲避检查频繁更换放生地点,打起“游击战”。至于正规放生点,放生者却称并不知晓。探访还发现,正规放生地点很难寻找,比如位置偏远无标志等。而且,按操作规范放生,因为证明内容繁杂等原因,很多人放弃了。
这意味着正规放生点几乎处于闲置状态无人放生,而市民却在其他河湖偷偷放生,这容易破坏水环境,放生还可能变“杀生”,因为有的水生生物并不适合在河湖自然环境中生存,如果其尸体腐烂就会影响水质。所以,有必要以相关问题为导向,对放生乱象进行全面整治,在满足市民放生需求的同时,守护好北京大大小小的河湖生态。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市民放生问题。该不该放生,坊间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放生是封建迷信,有人认为这是祈福活动。在放生人群眼里,显然不认为是封建迷信。但放生人群要意识到,规范放生才有意义,而不规范放生的危害极大,有人曾放生蟑螂、鱼豆腐等,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不容小觑。必须对放生人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对放生人群思想教育,既要清晰告知他们,哪些生物可以放生,哪些不能放生;只适合在正规地点放生,不能在任意河流胡乱放生;而且放生不能“想放就放”,还要按照要求对拟放生的生物进行检验检疫。只有符合规范的放生才有祈福等意义,乱放生则失去意义甚至有反效果,如放生污染河湖并“杀生”,这与祈福初心是背道而驰。
其次,消除堵点为市民放生提供便民服务。从报道来看,正规放生点不仅数量少,而且“藏得深”,有的还被人承包拒绝放生,这都阻碍市民规范发生。所以,有必要增加正规放生点,便于市民就近放生。而且,有必要适当简化放生手续,减少市民“证明成本”。当规范放生变得容易,契合民心,放生者没有必要偷偷摸摸“打游击”。
另外,对违规放生必须要依法打击。鉴于违规放生导致大量鱼类死亡进而破坏河湖生态环境事件在多地发生,这既涉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还涉嫌触犯《水污染防治法》乃至《刑法》红线。因此,必须对违规放生加大执法力度,以呵护“绿水青山”。如果不依法严惩违规放生,某些放生者就意识不到乱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
今年5月,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引导动物放生活动的通知》指出,规范引导科学放生,打击违法放生行为,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期待各地按该文件部署,依法守护河湖生态环境。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