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俄罗斯防空部队创下惊人纪录——单日击落349架乌克兰无人机外加6枚航空炸弹!并且给乌军带去了单日近1200人的惊人伤亡。
这份来自俄罗斯国防部7月19日的战报,瞬间点燃全球军事圈。
![]()
面对俄军的凌厉攻势,泽连斯基连出两个损招,一边向普京喊话,一边给特朗普送去“超级交易”的大礼包。泽连斯基这操作背后打的什么算盘?特朗普会接受么?
炮火之下,天平早已失衡
环球网报道,俄军在一天之内摧毁了乌军349架无人机,但从前线局势来看,乌军的反击有点蚍蜉撼树的意思,据俄军同日战报,乌军前线损失约1195人。
![]()
与此同时,俄军在红军城北部、西南部同时发力合围,呈现出明显的"收网"态势。
现在的俄军明显改变了战术,不再幻想囫囵吞象,而是换成了更具耐心的“绞肉机”模式。目的就是要不断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直到榨干乌军最后一丝反抗的勇气。
![]()
具体到战术上,俄军现在的行动颇有游击战的影子。骑着摩托车,2-3人为一组,像手术刀一样找准时机直插乌军后方十几公里,打完就撤。
这种战术让乌军的防线处处起火,疲于奔命。紧急调来的精锐部队,试图去堵住这些缺口,但在俄军的绝对火力面前,这些增援就像往火里添柴,除了增加伤亡,改变不了什么。
![]()
泽连斯基的双重“损招”
战场的巨大压力,让基辅的姿态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上个星期还嘴硬说“没有谈判计划”的泽连斯基,如今突然变脸,急切地喊话,说下周就要和俄罗斯谈,甚至可以直接和普京本人见面。
![]()
然而,泽连斯基这突然伸出的“橄榄枝”,换来的是克宫毫无波澜的外交辞令:可以谈,但条件和三年前一样,一个字都没变。乌军撤出乌东四州,放弃加入北约,并自废武功。
想想也知道,俄军现在战场情形一片大好,美西方的援助也很难到位,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军怎么可能轻易谈判,就算要谈必然也是狮子大开口,泽连斯基也断然不会答应。
![]()
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乌克兰此番“低头求和”,更像是一种拖延战术。战场上顶不住了,就用谈判的姿态争取喘息时间,等待西方承诺的下一批武器。但莫斯科显然也看穿了这一点,根本不接招。
而第二招,是泽连斯基的谈判烟雾弹外,还构思了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超级交易”。
![]()
据泽连斯基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透露的消息,他正与特朗普商讨一项“超级交易”:美国从乌克兰购买在俄乌战场表现优异的无人机,作为交换,基辅将获得美国武器。
泽连斯基强调,美国军队需要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技术,而乌克兰则希望借此强化自身防御能力。
![]()
但分析认为,泽连斯基这想法实在有点一厢情愿了。
尽管泽连斯基将交易描绘为“双赢”,但实际阻力巨大。 美国军方对乌克兰无人机的实战效能存疑,且五角大楼内部对“用美国武器换他国技术”缺乏兴趣。
![]()
另外,乌克兰无人机几乎全靠西方盟友提供。 英国等国家向基辅输送了大量现成无人机,而乌克兰本土并未研发出突破性技术。这意味着,所谓“乌克兰无人机”本质上是欧洲技术的“贴牌产品”。
其次,所谓的“实战经验”——城市巷战、无人机骚扰,对美军有多大参考价值?美军的作战理念是绝对优势下的碾压,追求的是一锤定音的霸权,而不是怎么在泥潭里打滚的经验。
![]()
并且从个人角度来看,特朗普也不会答应这次交易,一方面是无利可图,另外就是特朗普曾多次强调“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主张的是推动本土武器生产而非购买外国装备。
普京的耐心,正在慢慢收网
泽连斯基的窘迫处境,恰恰反衬出普京的游刃有余。
![]()
从俄军的动向来看,普京下的是一盘统筹全局的大棋。军事上,用持续的高压攻势,一步步挤压乌克兰的生存空间,为谈判桌积累最沉重的砝码。
经济上,俄罗斯已经把庞大的战争开销,变成了国家经济运转的“新常态”。军工厂马力全开,硬是扛住了西方的制裁。
![]()
外交上,莫斯科的朋友圈里有印度、中国、朝鲜和中东国家,这张巨大的关系网,为它提供了足够的战略后盾和资源。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反复强调的“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绝对优先项”,在当前战场态势下,正从一个宣言逐步走向一个可期的现实。
![]()
俄军在多条战线上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对乌东战略要地的围攻,都在为最终可能的政治解决积累沉重的砝码。
结语
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当战场伤亡累计超过百万级别,当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意味着惨重的生命代价,泽连斯基手中的筹码正在急剧缩水。
![]()
仓促的和谈提议被俄方用预设的“高门槛”顶回;寄托于特朗普的“超级交易”更像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基辅的每一次挣扎,都更像是在加速消耗其本已所剩无几的战略回旋空间和谈判资本。
普京的“收网”并非一蹴而就的戏剧性胜利,而是一个通过军事高压、经济韧性和外交破局等多维度积累优势,逐步收紧套索的过程。
![]()
局势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仍系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态度。
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对乌实质性大规模军援上依旧“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转向施压基辅接受现实,那么乌克兰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加寒冷刺骨的冬天。
![]()
战争终将以某种形式结束,但结束的方式往往由胜利者书写,或者由失败者被迫接受。
俄军铁拳砸下的声音愈发沉重,泽连斯基的“损招”能否为乌克兰赢得一丝转机,还是仅仅成为终局前徒劳的涟漪?答案,或许已写在硝烟弥漫的红军城战场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