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4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削减90亿美元联邦资金的法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计划获得白宫支持。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何推动此项法案,又为何会有美媒痛批其将全球霸权送给中国?咱们来一探究竟。
该法案旨在取消用于对外援助项目和公共媒体机构的90亿美元拨款。其中,79亿美元涉及对外援助项目,美国国际开发署下属的人道救援、全球卫生、粮食安全与气候援助等项目都受到波及,包括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及绿色气候基金的出资。另外11亿美元计划拨给公共广播公司(CPB),像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和公共广播公司(PBS)等公共媒体将受影响。这些公共媒体依赖联邦资助,其资金有超70%流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一旦削减,当地公共信息、教育与文化服务将受冲击。
美国会大厦(资料图)
特朗普推动这一法案,首要原因是秉持其财政紧缩理念。此前“大而美”法案以两党妥协形式为多领域拨款超2万亿美元,共和党内部保守派对此不满,该削减支出法案可视为特朗普政府与共和党保守派“自我修正”工具,借此回收部分妥协让出的财政开支,展示财政紧缩姿态。
从政治角度看,特朗普与美国部分媒体关系紧张。以《华尔街日报》为例,曾爆出对特朗普不利消息,特朗普称其为“假新闻”,还扬言起诉。此次削减对新闻媒体机构拨款,尤其是亲近民主党的媒体机构,被认为是特朗普对媒体的一种反击。此外,几个月前特朗普已停掉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工作,裁撤“美国之音”,此次削减对外援助资金也符合其此前对外政策倾向。
美国部分媒体批评特朗普此举将全球霸权送给中国,背后有着复杂逻辑。从全球影响力层面,美国在全球官方发展援助中占比达25% - 30%,在联合国及全球气候基金中出资居首位。削减对外援助资金,会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受限,影响其国际影响力。比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办公室声明,如果美国削减援助,将对全球最脆弱人群产生直接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警告可能面临项目暂停等后果。
特朗普(资料图)
在中美关系背景下,美国民主党人口中的“全球领导权”本质是“全球霸权”,他们视中国为全球霸权“争夺者”。美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珍妮·沙欣主导的报告称,从媒体广播到医疗项目,再到开发援助,当美国取消或削减国际项目时,中国就会迅速补上,认为中国会利用美国“战略真空”扩大影响力。但实际上,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单赢”的霸权思维截然不同。
该法案投票结果基本按党派划线。共和党方面,部分人强调法案符合“缩小政府”承诺,认为美国纳税人无需为意识形态色彩浓重机构买单。但党内也有温和派反对,如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丽莎·穆尔科斯基与民主党人一道投了反对票,柯林斯指出盲目削减将威胁地方媒体生存与全球卫生项目。
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认为削减资金将削弱全球公共卫生、人道援助、联合国维和和地方紧急广播等关键服务,认为这是意识形态驱动的政治攻坚,而非理性预算讨论。
在全球事务方面,削减对外援助资金,可能使全球卫生、粮食安全等问题解决受阻,影响美国在国际社会形象和号召力,也可能促使一些国家寻求与其他大国合作,改变国际合作格局。
鲁比奥(资料图)
于美国国内而言,法案通过可能加剧两党矛盾,引发更多政治纷争。公共媒体资金削减,会影响美国民众获取信息渠道,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民众,可能导致信息失衡。而且,如果特朗普政府后续继续提出更多削减联邦支出请求,可能引发更多争议,进一步冲击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和社会稳定。
此次美国会通过削减90亿美元资金法案,背后是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其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国内,也将在全球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持续发酵,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