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二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遭到了重创。
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意外成为了美国后方基地,促使了日本工业的崛起,而钢铁行业就是尤为突出的其中一个。
军工和钢铁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产业。因为钢铁行业是军工的基石,军工的发展对钢铁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钢铁行业的升级调整,加上美国资金的援助,这使得这两大行业在50年代以后发展十分迅猛。
正因为日本有了这么好的发展军工和钢铁行业的机遇,使得日本现在这两个行业中部分尖端技术领先全球三十年,而产品性能和产量方面让中美德俄都有些望尘莫及。
日本的军工与钢铁
二战之前,日本军工和钢铁行业就已经发展得不错。
战后因为战败国的影响,使得日本整个工业陷入瘫痪状态,尤其是军工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
当时,美国的重心也不在亚洲,而是忙着重建欧洲经济秩序,就在杜鲁门表态朝鲜半岛不在美国的重心范围内后,朝鲜人民军发动了朝鲜战争,美国这才仓促应战。
日本距离朝鲜半岛最近,因而接到了大量的军需订单,美国还直接给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
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在吸收美国军工经验技术后,日本人完全具备自主研发军工产品的能力。
日本人知道自己军事上受限,又想拥有自己的国际地位,只能大力发展军工企业,只有军工研发能力和武器装备先进后,才能弥补日本军事上短板,这样便能与中美德俄等国平等交往。
日本军工苍龙级潜艇,它的综合作战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三菱重工研发制造的90式和10式坦克以及两栖军用飞机,在制造之初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二战结束至今,日本的钢铁行业更是发展势头迅猛,这么多年日本的粗钢产量始终在1亿吨左右,保持的非常稳定,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日本钢铁产业结构很合理也符合日本的经济。
日本虽是岛国,但它是钢铁出口大国,钢材出口量连年都在4000万吨左右,能够出口这么多钢材是不是日本有很多钢铁企业。
日本钢铁起初只有几十个企业,后经产业调整和整合,目前仅有几个超级大型的钢铁企业,如新日铁住金、JFE、神户制钢,这些企业集团资金容易整合到一起,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日本的军工发展与钢铁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个行业都经历了,战后复苏期(1945-1955年)、高速增长期(1956-1973年)、低速增长期(1974-1989年)、产业调整期(1990-1999年)、国际竞争期(2000年至今)。
日本钢铁合理的规划,使得它在1973年的时候钢铁总量达到了1.19亿吨,占世界总和的17.1%,位列世界第三,钢铁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军工企业向高精尖发展,这个时期美国有些重要的武器装备零部件都要从日本进口。
日本的军工与钢铁优劣势
根据地缘政治的需要,日本依靠美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工与钢铁行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方面让中美德俄等国望尘莫及,但日本也有自己的短板。
日本的高精密机床和材料科学技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特种钢材和复合材料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相控阵雷达电子系统技术、潜艇静音隐身技术都是各国学习的榜样。
战后这几十年,不光日本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在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在2010年的时候经济超过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间的差距在缩减的同时,军工和钢铁等诸多行业各国也都是各有所长,所以说日本尖端技术领先全球三十年,这一点并不绝对。
日本受制于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日本无法拥有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军力,尽管日本自卫队拥有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整体上无法和中美俄这样的大国相提并论。
日本军工的发展思路和钢铁行业良性稳定的产业布局,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时至今日,日本仍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深耕,同时也没有放弃弥补自己的短板,他们时刻都想成为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参考资料:
知网 王杉、周永生 日本军工科技研发的意义、效果、影响与趋势
知网 王婷婷 浅议日本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