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随着大盘转暖,小微盘股表现活跃,但不少基金还在亏损之中,不少人觉得买基金不如炒股,真是这样吗?
多说无益,看数据!
目前全市场股票5364只,股票型基金3033只,要从中买一只的话,对于运气不是太好也不太差的多数普通人,获得中间收益,也就是全市场涨幅居中的股票或基金的收益,是最有可能的。
我统计了过去十年间,A股全市场的股票和股票基金,各年度的中位数收益对比如下表:
从2016年至今的十年间,大盘表现不佳,上证指数微跌,平均的股票年收益中位数收益为-3.82,但平均的基金年收益中位数收益为5.04%,基金的优势还是不小的。
收益是一方面,风险是另一方面。
全市场几千只股票,不同股票的收益差距极大,有的一年能涨数十倍甚至百倍,而有的一年能跌掉九成,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而基金之间的差距就小得多,最大收益差也不会超过两倍,收益的确定性明显强于股票。
如果用标准差来衡量股票和基金内部的年度收益的差异程度,十年间,基金的平均年收益标准差只有13.5%,而股票的平均年收益标准差达631.6%。
从这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基金的收益更高,而且不同基金之间差异小,选择难度更低。
总结起来,基金和股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风险
买股票,所有鸡蛋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一旦某家公司“暴雷”或经营不善,可能血本无归。
基金持有几十甚至上百只股票,有效分散了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个别股票的下跌对基金整体净值影响有限。
2.收益空间
股票理论上没有上限,如果你在早期买入了腾讯、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可以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回报。当然,也可能血本无归。
基金相对稳健,目标是跟上或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很难获得几十倍的暴利,但长期坚持更容易获得稳健的复利增长。
3.所需精力
买股票你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公司财报、行业动态、宏观经济、技术分析, 并且需要持续跟踪,工作量不亚于一份兼职。
买基金则把专业的研究工作交给基金经理,你只需要花时间挑选出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产品,然后定期审视即可,省心省力。
4.专业知识
股票需要具备财务、商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普通人很容易被收割。
基金的门槛较低,你不需要精通所有行业,但需要学习如何判断一只基金的好坏。
5.资金门槛
股票相对较高。虽然现在一股也能买,但如果资金量太小,很难买入足够多的公司来分散风险。
很多基金10元甚至1元就可以起投,非常适合普通人进行小额定投,积少成多。
6.成本
股票交易,主要是买卖时付给券商的佣金,相对较低。
买基金主要是每年付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托管费等,买卖时也有申购/赎回费。
对于想“通过深度研究,挑战超额收益,并享受这个过程”的专业人士或深度爱好者,适合买股票。
而对于想省心省力地跟上市场,赚取平均或略超平均收益”的普通人,基金是更好的工具。
坚持原创不易,请多点赞、分享、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