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什么没有被评上元帅?五个硬性条件,他一个都没达到。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曾经在新中国建立道路上做出过伟大贡献的10位伟人授予了元帅军衔,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开国十大元帅。
在这10位元帅当中,每个人的名字都赫赫响亮,他们也无一例外都是我们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流砥柱,至今仍然被我们追思缅怀。
可在这十大元帅之下,却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也曾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没能名列开国元帅名单之中,许多人也为此感到不平。
粟裕
他就是粟裕司令,曾在淮海战役中做出杰出贡献,连毛主席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淮海战役胜利的第一人。
可在授勋时他却只被授予了大将之首的军衔而非元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粟裕
粟裕司令是在1907年于湖南农村出生的,那时中国还处于民国政府管辖下,他的叔父也正是民国第八国民学校的创办人。
因为有了这层背景,粟裕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许多人可能还面临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境,但粟裕已经读了许多书。
也正是从这些书本中,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到了其他人身处的困境,并且生发出了想要为其他人改变这种困境的想法。
就这样,他在20岁时便宣誓入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他的后半生都将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粟裕
也正是在这一年,历史上著名的南昌起义爆发,正是意气风发知识青年的粟裕自然也投身其中,并且在其中大放异彩,很快就在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声名鹊起。
第二年湘南起义爆发,这次起义运动的领导者正是粟裕,后来他还登上井冈山并建立了共色根据地,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这样在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初露锋芒。
众所周知,我们共产党在初期可以说是全方面落后于国民党政府,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革命实力,整场战局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一边倒态势。
可即便是在如此窘迫艰苦的环境中,粟裕这批人依然从不叫苦喊累,而是一路埋头苦干,带领着红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关隘。
粟裕
在后面几次给我党部队积累实力奠定坚实基础的起义和战斗中,粟裕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在他的领导下,红军一路披荆斩棘,总算张开了新生的羽翼。
而粟裕本人也因此经历了一段青云直上般的提拔和晋升,很快他的大名就响彻全军,整个共产党都认识到了这个名叫粟裕,年纪轻轻但天赋过人的小伙子。
粟裕
在其后的抗日战争中,粟裕司令坐镇浙闽边境,保卫皖南,以副司令员的职务率领新四军积极与日寇抗争,为抗日战线的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时期他还因其独特的奇袭战术而名噪一时,由粟裕司令成立的先遣队一度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潜伏在暗处,一边侦查一边伺机破坏,给日军带来了许多棘手的困难。
以当时的眼光来评判,粟裕司令无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他用兵如神,智策机敏,无论是在敌前与日寇正面相抗,还是在敌后与之周旋,对粟裕司令而言都是手到擒来。
粟裕
待到多年的抗日战争落下帷幕后,紧接着解放战争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次粟裕司令依然在我军部署环节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眼神锐利,对于战局的剖析和预测总是最为独到精准的,我党中央的许多关键性战略决策都听从或采纳了粟裕司令的意见。
尤其是后来根据粟裕司令意见进行了主力部队调动的华中野战军,更是如他所料,在解放战争战场上变成了一把直插蒋介石心脏的利器。
之后粟裕司令又亲率华东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以13万人伤亡的代价换取了歼灭国民党军队44万余人的巨大胜利。
经此一役,正式奠定了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局,粟裕司令功不可没,连毛主席也曾经对他赞不绝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既然粟裕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为什么不把他的名字放入十大元帅之列呢?
这里就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即十大元帅评定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一般而言,想被评为开国元帅,统共有这5个硬性条件:
其实元帅和大将这两个军衔之间的区别在名字上就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善领兵者为将,能将将者为帅。
顾名思义,只会带兵打仗的人只能被称为将军,而元帅应该是能够率领将军的更高一级别的决策层才能担任。
在我党章程中授予元帅军衔的标准第一条就是,此人应当是我党重要起义的领导人或负责人,以及红军部队创建者。
提到共产党的重要起义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三场运动必定榜上有名,其中光是南昌起义这一场就已经有6位开国元帅参与。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同样有着多位开国元帅参与或指挥,因此这几场运动对于我党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
三场起义,9位元帅,即便是暂时没有名列其中的彭老总,也在后期独立领导了平江起义,且著名的红五军就是他建立的。
第二条要求就是被评为元帅的必须是在我党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高级领导人的首长,而什么叫做军团高级领导人呢?
自然就与我党的4个主力军团分不开干系了。
第三和第四条都要求元帅必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足够高的职位,这也是元帅身份重要性的关键体现,毕竟我党秉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信条,没打过仗的可不行。
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求元帅军衔的候选人必须要在我党曾经经历过的几个关键时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代表性。
换言之就是,元帅必须是我党队伍中响当当的人物,不能是路人甲或毫无存在感的人。
毕竟开国十大元帅这一称号不仅代表着对这10个人功绩的肯定,还彰显着他们的重要地位。
说白了,哪怕是在我们现在的公司里,但凡是颇具规模的企业,员工们都不会不认识品牌的创始人或者白手起家的合伙人。
可回顾粟裕将军的一生,他在我党前期的几场重要起义中并没有扮演重要角色,职位也偏低,可以说此时还不是他真正开始发光发热的阶段。
而在抗日战争中,虽然粟裕将军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创下了一些功绩,但在职务上依然和能够被评定为元帅的标准差了一点。
一直到了解放战争,粟裕将军才真正得到了中央的重用,在解放战场上大放光彩,带领解放军势如破竹,打出了堪称元帅级别的战功。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高超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思想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也让粟裕得到了一个战神的称号。
当然,尽管粟裕将军的名字没有位列十大元帅之中,但他在我国历史上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不可磨灭的,以他的功绩,他也能够稳坐大将之首。
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风雨,经历了磨难,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正是这些革命先辈为我们铺平了未来的康庄大道,让我们能过上如今这样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