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山西金融版图悄然生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的一纸批复,宣告清徐晋商村镇银行正式解散——这是本月山西倒下的第一家银行机构。与此同时,5家银行支行相继终止营业,加入今年山西银行业“瘦身”大军。
数字背后暗流涌动:2025年至今,山西已有超过20家银行支行终止营业,涉及山西银行、光大银行、农商行等多种类型金融机构。曾经遍布街头的银行网点,如今纷纷拉下卷帘门,贴出终止营业公告。
这些消失的银行网点,不仅折射出金融业态的深刻变革,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钱袋子安全。当金融机构“撤退”,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县乡老人,该去哪里取自己的养老金?
01
事件全景:银行网点“退场进行时”
7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正式批复同意解散清徐晋商村镇银行。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小型金融机构,在走过13个年头后画上句号。
与此同时,五家银行支行在监管批复下终止营业:
山西灵石农村商业银行李家沟支行
山西银行山阴农牧场支行
山西银行山阴河阳大道支行
晋商银行朔州理想家园支行
山西银行忻州国力花园社区支行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银行忻州国力花园社区支行已是年内第三次出现在终止营业名单中。今年7月1日,该支行刚被宣布终止营业,而6月底的统计中,它同样榜上有名。
这只是冰山一角。2025年1月至6月,山西已有超过20家银行支行终止营业,太原独占4家。关闭潮席卷各类银行机构,从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国有大行,到扎根县域的农商行分理处。
02
解剖山西银行:金融改革的阵痛样本
在关停浪潮中,山西银行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这家2021年由大同银行、长治银行等5家城商行合并组建的省级银行,正经历着艰难的整合阵痛。
财务数据揭示了残酷现实:2024年下半年,山西银行净利润亏损达4.24亿元,不良贷款率攀升至2.5%,净息差仅0.5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93.86%,从8.31亿元骤降至0.51亿元。
成本控制成为巨大挑战。2022至2024年,山西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持续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2024年达79.56%,远超监管设定的35%上限。
“关停低效网点是生存的必然选择。”一位金融观察人士指出,“山西银行既要消化历史包袱,又要应对线上化冲击,瘦身强体成为唯一出路。”2025年上半年,该行已关闭包括长治潞州支行、晋城成庄矿社区支行在内的十多家网点。
03
三重压力:网点关闭背后的推手
客流量“断崖式下跌”
随着手机银行普及,90%以上的银行业务可通过电子渠道办理。县城社区支行的客流量急剧萎缩,“有时一天不到10个客户”,而维持一个网点年成本轻松超百万元。
全国性“瘦身潮”蔓延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10家中小银行因解散或合并而获批注销,数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中小银行普遍面临吸储难、净息差收窄的困境,一家大客户贷款违约就可能导致资本充足率“击穿”。
山西特殊困境
资源型经济转型叠加人口外流,使山西县域金融生态雪上加霜。“年轻人走了,剩下老人又不会用智能手机,网点成本扛不住。”一位农商行负责人坦言。
04
基层之困:消失的柜台与老人的取款路
在黎城县,一家农商行储蓄所关闭后,附近的老人们发现,取养老金要多跑三四公里。64岁的许某脚伤未愈,却要跋涉更远路程;张某的母亲患癌去世时,18万元存款仍“锁”在关门的互助社里。
“连扫码都不会,现在取现金都发愁。”浑源县多位老人面对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无奈表示。在金融数字化大潮中,他们成了被遗忘的群体。
更令人忧心的是风险认知偏差。许多县乡居民仍认为“银行不会倒闭”,将毕生积蓄存入地方小银行。当这些机构出现风险时,储户才发现自己对存款保险制度知之甚少。
05
破局之道:金融服务“有破有立”
面对网点收缩趋势,山西正在构建替代性服务网络:
普惠金融工作站建设(2024年新增1200个)
移动金融服务车下乡(覆盖89%乡镇)
助农取款点升级(支持社保、转账等15项功能)
晋城市推出的移动金融服务车定期开进村庄,太原部分网点转型为“政务大厅”,融合水电缴费与基础金融服务。这些探索试图在降本增效与普惠金融间寻找平衡点。
监管层面也在加速改革。2024年9月至今,山西农商联合银行通过参股地方农商行,构建风险防御联合体,并在县域增设网点。“一县一法人”的整合策略,意图改变小散弱的县域金融格局。
06
浑源警示:互助社爆雷后的最新进展
备受关注的浑源县永安镇恒源鑫农村资金互助社事件迎来新节点:6月13日,该互助社获准退出市场。这家2011年成立的机构涉及3000多名储户、5.15亿元存款无法取出。
在超过一年的停业整顿期间,当地曾尝试用酒、餐券、汽车等抵顶储户存单,但收效甚微。截至2024年底,互助社三方共管账户余额仅1851.2万元,与巨额存款缺口相去甚远。
记者多次致电浑源县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专项工作组仍在推进清债工作,“但进展不算太顺利,因为涉及很多贷款主体违法的情况”。对于储户何时能取款,仍无明确时间表。
07
给老百姓的定心丸:钱袋子守护指南
面对网点关停潮,储户可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资金安全:
认准存款保险标识(同一存款人在单家银行本息50万元内受保)
分散存款,避免将所有资金存放于同一银行
优先选择服务稳定的银行,关注监管处罚记录
警惕高息诱惑,区分存款与理财产品
遇问题及时维权:拨打银行客服或12378金融便民热线
山西省银保监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3%。金融服务不会因网点关闭而消失,而是向村级服务站、手机银行、远程服务迁移。
当银行网点如秋叶般凋零,金融服务正悄然扎根更深厚的土壤。移动金融服务车穿梭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助农取款点亮起24小时不灭的灯光,12378热线随时接听着县乡老人的咨询。
每一次金融服务的转型都伴随着阵痛,但也孕育着新机。在山西这片见证了中国金融变迁的土地上,普惠金融的根系正在向最偏远的角落延伸,守护着每一个普通人的财富梦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