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翻老师,现居日本东京。
在东京生活了10多年,从事房地产行业也有5年多,拥有日本政府认可的宅建士资格证、租赁住宅认证主管资格证,以及金融理财规划师资格证,在房产投资及金融理财领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帮助过数百名客户实现家庭资产再配置。
我开设了《翻老师日本投资进阶》专栏,持续为大家带来关于日本东京的一切,生活、房产、投资等等。
如果你对日本东京感兴趣,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和翻老师一起聊聊。
关注翻老师,一起把握日本投资机会!
最近一则新闻引爆不动产圈:
“千代田区建议对公寓交易设置5年内禁止转售条款。”
许多投资者紧张起来:
“是不是以后公寓都不能随便转手了?”
“会不会以后整栋楼也被限制?”
“旧楼、违建是不是都要退出市场?”
但更应该问的是——
如果连千代田区都开始对“转让权”设限,那今天你还能合法收整栋、握土地的机会,未来还存在吗?
从“限公寓”到“限土地”?千代田的制度试探已经开始。
7月18日,千代田区发布建议:
“为了避免不动产被投资性购买后短期转售,建议设置5年内禁止转售的条款。”
别小看这一条“建议”——
- 它是全国首个尝试限制买卖自由的核心行政区;
- 它针对的是“投资动机”,本质是制度对“资金进出自由”的干预;
- 它为未来限制法人买卖、限制整栋流通、限制土地转让留下空间。
我们要问的不是“现在影响大不大”,
而是——这是不是管制扩大化的前奏?
在今年,日本政府已多次就“外国人购地问题”进行内部讨论。
包括在国会中,有议员质询是否应“限制中国等外国企业或个人,在战略性地区(如靠近政府机关、军港、重要基础设施区域)购买土地”。
整栋楼≠问题资产,恰恰是“地权+用途自由”的黄金标的。
在东京市中心,尤其是千代田区这样土地近乎100%开发完毕的区域,真正的稀缺资源不是新楼,而是“能合法流通的整栋地权资产”。
很多人一听到“老楼”或“违建”,第一反应就是“问题资产”。但在千代田这样的城市核心区域,真正的稀缺资源从来不是“新”,而是“自由度”。
整栋RC结构建筑,即便没有电梯,建筑年限稍长,却往往握有最关键的两样价值:整地所有权和用途可调性。相比那些表面光鲜的塔楼区分公寓,整栋楼虽然外表旧一些,却具备法人购入、可自由运营(民宿、事务所、出租分层)甚至可改造再利用的多重优势。
同时,这类资产多为历史时期容积率未被严格压制时开发,其建筑面积远高于今日法定限制——今天根本无法再造。
换句话说,土地利用价值早已透支完毕,反而更显其稀缺性与替代困难。
因此,这类老楼其实是——
- RC结构本就耐用;
-当年容积率超高,今天已无可能再造;
-违建部分可以出租,不计容但能赚钱;
-重点是——你拥有的是整块地的“法律权”,而不是建筑本身的装潢好坏。
如果土地被限制流通,千代田的“整栋收楼窗口”将彻底消失。
千代田区土地情况:
- 宗教法人/政府机关/教育机构持地超过60%;
- 开发完毕区域占比超过90%;
- 剩下“可收购+可运营”的整栋资产,仅限个别私人企业或继承人持有的老物件。
我们预判制度演化逻辑:
因此,如果你还想“整栋收地”,那就在“制度未正式动刀土地之前”行动。
核心地段的旧楼,不是落伍,是“最后的整栋机会”。
大家都喜欢新楼,但你得问自己:
新楼你能买几套?(
价格高收益低
新楼你能改用途吗?(
按当前法规建造
用途限制强)
新楼你能卖给谁?(
高价接盘低价折旧
而老楼,尤其是千代田、文京、港区一带的旧整栋小楼:
·可法人购入,自由运营:居住、事务所、民宿多用途可选;
·可改造加值,且建筑已折旧完毕,账面价值极低;
·最重要的:你握着地,制度变了你还能谈条件。
现在买楼,是为了以后还能“玩得动规则”。
整栋楼,不是买来看的,而是:
-可以灵活持有的;
-可以稳定收租的;
-可以根据制度调整迅速应变的。
真正可怕的不是老、不是旧、不是违建,
而是——制度到了你连“旧楼都不能收”的那一天。
而那时候,
哪怕你再有钱,也只能看人家不肯挂牌的整栋楼,
感慨一句:“可惜,早几年就该买了。”
如果你对日本市场感兴趣,如果你想在东京做资产的分散配置,欢迎扫码进入《翻老师日本投资进阶》群,我在东京等你。
关注翻老师,一起把握日本投资机会!
翻老师东京房产投资合集(点击查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