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广东李先生,就是一位在帕金森病阴影下挣扎 10 年,最终通过中医调理重获新生的患者。
2013 年的一个清晨,45 岁的李先生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发现右手握笔的指尖总在微微发抖。起初他以为是连日备课太累,直到三个月后,静止时的震颤越来越明显,连端起茶杯都要小心翼翼 —— 这是帕金森病给这位中学教师的第一份 “通知单”。
确诊后的头五年,西药尚能勉强控制症状。但从2018 年开始,李先生的病情进入快速进展期:左侧肢体出现肌强直,走路时左腿像灌了铅,转身需要分解成 “三步走”;说话语速越来越慢,发音含糊到家人要凑到耳边才能听清;更让他崩溃的是,曾经行云流水的板书变成了歪歪扭扭的曲线,不得不提前申请了病退。
“最绝望的时候,穿袜子要花15分钟,扣子扣到第三颗就会手抖得把衣服扯变形。” 李先生的妻子回忆道,2022 年冬天,丈夫因为起床时没抓稳扶手摔倒,导致股骨骨折,术后更是连翻身都需要人协助。那些年,他们跑遍了北上广的知名医院,调整过七次用药方案,却始终挡不住病情恶化的脚步。
2023 年春天,在病友的推荐下,李先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王世龙中医师。初见时,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教师面色晦暗如蒙尘,双眼无神,右手呈 “搓丸样” 震颤,左手扶着轮椅扶手才能勉强坐稳。
王世龙医师通过会诊发现:患者舌体胖大,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而数,结合其自述的胸闷痰多、大便黏滞等症状,辨证为痰热风动型颤证。“帕金森病在中医属‘颤证’范畴,但绝非单一证型。” 王世龙医师解释道,李先生长期伏案工作导致气滞痰凝,加之南方湿热气候影响,痰湿郁久化热,热极生风,才出现了震颤加剧、肢体僵硬等症状。
针对这一病机,他制定了 “化痰清热、熄风通络” 的治疗方案:基础方剂以胆南星 10g、天竺黄 15g 清化热痰;天麻 20g、钩藤 30g 平肝息风;地龙 12g、全蝎 6g(研末冲服)通络解痉,配伍茯苓、白术健脾化痰,切断生痰之源。
动态调整方面,首月重点控颤,加用珍珠母 30g 重镇安神;次月侧重改善僵硬,加入鸡血藤 30g、桑枝 15g 舒筋活络;第三个月则增加黄芪 20g、党参 15g 补气扶正。
生活指导上,每日晨起用陈皮 10g、竹茹 6g 煮水代茶;晚餐忌食肥甘厚味,改食山药莲子粥健脾;午后练习八段锦的 “调理脾胃须单举” 式,每次 5 分钟。
第一个月,李先生反馈服药 7 天后,夜间入睡时的震颤减轻了约 30%,原本每晚要醒四五次,现在能连续睡 4 小时。但白天仍觉肢体沉重,王医师在方中加用薏苡仁 30g、苍术 12g 增强祛湿之力。
第二个月,家属惊喜地发现,李先生左手能握住勺子自主进食了,虽然手腕还有轻微抖动,但不再像从前那样把饭菜洒得满桌都是。去医院复查时,西医主治医生也注意到他的 “开关现象”(药物有效与无效的波动)明显减少。
第三个月,最显著的变化是步态改善 —— 原本需要人搀扶才能走 10 米,现在能独自在小区散步 200 米。更让李先生激动的是,他重新拿起了钢笔,虽然字迹仍不如病前,但写下 “谢谢” 二字时,手的抖动幅度已缩小到毫米级。
2023 年盛夏,当李先生再次来到诊室时,他穿着干净的衬衫,自己推开玻璃门走进来。“现在每天能给孙子讲故事,还能帮老伴择菜。” 他笑着说,舌苔已从白腻转为薄白,脉象也趋于平缓。王世龙医师根据恢复情况,将汤剂改为散剂巩固疗效,叮嘱他继续坚持食疗与运动。
王世龙医师强调,李先生的康复并非个例,而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典型体现。首先是不盲目对抗症状:帕金森病的震颤、僵硬是 “标”,脏腑功能失调才是 “本”。比如痰热风动型患者,若单纯用重镇药物强行止颤,只会加重气机阻滞,反而不利康复。
其次是重视 “药食同源” 的协同作用:中医调理从来不是只有汤药,像李先生坚持饮用的陈皮竹茹茶,看似简单,实则与方剂形成 “化痰 - 祛湿 - 健脾” 的立体治疗网。
最后,康复是 “医患共治” 的过程:有 30% 的患者因无法坚持煎药或忌口导致疗效打折,而李先生全家建立了 “服药打卡表”,家属每周记录症状变化,这种配合度是康复的重要保障。
如今,距离初诊已过去半年,李先生每月会通过视频复诊一次,目前仍在服用维持量的中药。他在给王医师的感谢信中写道:“帕金森病或许无法根治,但中医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严 —— 这比任何指标都重要。”
对于正受帕病困扰的患者,王世龙医师的建议是:尽早介入中医调理,在西药控制症状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改善体质,往往能获得 1+1>2 的效果。毕竟,医学的终极目标,从来都不只是抑制疾病,而是帮助人们重新拥抱有质量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