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含有麻醉剂依托咪酯(etomidate)的电子烟——“丧尸烟弹”(Kpods)在新加坡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蔓延。
卫生科学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已查获28起相关案件,较去年全年10起激增近两倍。政府紧急出台多项措施,从医疗监测、执法打击到公众教育,全面遏制这一新型毒品的扩散。
吸食后症状似“丧尸”
社交媒体上公然兜售
“丧尸烟弹”因吸食后会导致使用者出现意识混乱、肌肉痉挛、行动失调等类似“丧尸”症状而得名。依托咪酯本为医用麻醉剂,但通过电子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癫痫发作,且烟弹中常混入芬太尼等强效镇静剂,极易成瘾。
而这类电子烟的主要受害群体是青少年。辅导机构报告显示,吸食者最小仅12岁,许多青少年误以为其“比传统毒品安全”。
今年3月,一名女子在新加坡地铁车厢座位翘着二郎腿,时而昏昏欲睡,时而吞云吐雾,过程被坐她在对面的乘客拍了下来。
4月,少女在国家法院外公然抽电子烟时行为异常,步履不稳,神情恍惚,似乎对周遭毫无反应,出现疑似药物中毒的迹象。卫生科学局捉拿少女后继续追查,逮到向少女售卖电子烟的一对夫妇,三人正协助调查。
6月,网上疯传视频,一群青少年在榜鹅广场吸完“丧尸烟弹”,有的瘫倒在地,有的摇头晃脑,像极了电影里的僵尸!
而销售渠道已延伸至网络社交平台。有商家在Telegram等社交平台上公然销售含有违禁物质的电子烟油,价格在50至100新元不等,一些甚至提供当日送货服务。部分卖家甚至宣称其产品能"通过尿检",诱导青少年尝试。自2024年4月以来,卫生科学局已屏蔽超过600个向国人宣传或售卖电子烟的Telegram群组。
Telegram截图
根据卫生部和卫生科学局早前公布的数据,当局与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合作,从去年1月至今年3月已经撤下6800多个电子烟和配件的网络商品信息,比前年的3149个多出一倍有余。其中,15人因在社媒账号发布电子烟照片或视频而被开罚。
政府重拳出击:强制医疗记录、加强边境稽查
7月9日,卫生部和卫生科学局联合发布通告,要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记录疑似或确诊案例,并没收涉事电子烟送检。当局强调,自愿就医者将免于追责,以鼓励患者求助。
执法方面,卫生科学局与移民局合作强化边境管控,并严查社交媒体销售渠道。7月17日,一名41岁男子因涉嫌在义顺组屋内制造并贩卖“丧尸烟弹”被控,成为首例相关刑事案例,最高可面临2年监禁及1万新元罚款。
非营利组织“关怀机构”指出,毒贩以“低危害”为噱头吸引青少年,需加强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
目前,新加坡对电子烟实行严格禁令,持有或使用最高可罚2000新元,贩卖者最高可判1万新元罚款及6个月监禁。当局表示,未来或进一步修订法律,以应对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的威胁。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卫生部丨来源
新加坡卫生部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