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他才是最大的内鬼?
《扫毒风暴》的第15集。
段奕宏饰演的林强峰,从追踪毒贩赵双喜那一刻起,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每次行动都像被人提前知晓,抓捕总是扑空,线索莫名其妙断掉。
警队里有内鬼!
这个念头像钉子一样扎在林强峰心里,可到底是谁?
起初,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班德海。
这人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油条”——溜须拍马第一名,干活永远躲最后。林强峰对他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动不动就怼他,甚至还拿他当挡箭牌。
林强峰惹恼了一大队队长黎安,怕被找麻烦,竟然偷偷把班德海的茶杯放到自己桌上。结果黎安一进门,二话不说把杯子摔了个稀巴烂。
这种恶作剧般的操作,要么林强峰真的不着调,要么班德海确实有问题。
最让我起疑的是追踪赵双喜那场戏。
正在紧张监视中,班德海突然说要下车买早点。就在他离开的空档,西港最大毒枭龙哥就收到了风声,立刻通知副镇长金永祥派人灭口。
时间点太巧了吧?
班德海买完早点回来,果不其然又被林强峰劈头盖脸一顿骂。
这人不是内鬼,就是个纯粹的老油条,后来的枪战中,畏缩在最后,一副怕死的样子。
那内鬼到底是谁呢?
支队长谭庆林!
首先,谭庆林排查破案,最积极卖力。
为什么最积极的人反而最可疑?
因为他们需要用“积极”来掩盖心虚。
一个正常的警察,会有疲惫,会有失误,会有情绪。但内鬼不同,他们必须时刻保持“完美”,用过度的表现来消除别人的怀疑。
谭庆林式的“积极”,其实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伪装。他知道每一个毒贩的行踪,因为情报就是他泄露的;他能准确抓获小鱼小虾,因为大鱼早就被他放走了;他在会议上义愤填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洗清嫌疑。
这种“贼喊捉贼”的戏码,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2019年,云南某地禁毒大队长被查,他在位期间破获毒品案件178起,缴获毒品2.3吨。但调查发现,他背后保护的毒品交易量,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以上。
其次,谭庆林总是有意排挤林强峰,在陈局面前开玩笑般诋毁林强峰,而且有意把最差的人安排在关键岗位。
林强峰刚回警队时,谭庆林为什么偏偏给他分配了三个能力最差的手下?杨威太年轻冲动,冯浩像个愣头青,班德海更是个老油条。
这哪是巧合,分明是不想让林强峰成事!
那只有一种可能,谭庆林早在当缉毒大队长时,就被龙哥拉下了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充当着龙哥的保护伞,让这个毒枭在西港呼风唤雨、屹立不倒。
所以在抓捕赵双喜时。
黎安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收网。可林强峰突然出手阻止,说要通过赵双喜钓出幕后大鱼。
谭庆林当场就慌了。
为什么?因为赵双喜的真名叫金双喜,是副镇长金永祥的亲弟弟!一旦金永祥暴露,龙哥跑不了,他谭庆林也完了。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一个,全盘皆输。
更讽刺的是,龙哥原本想借警方之手除掉金双喜——毕竟这小子太张扬。
谭庆林自然乐意配合,破获毒品案对他来说是功劳,还能除掉隐患。
可林强峰这一搅和,整个计划全乱了。
谭庆林不得不紧急通知龙哥“情况有变”,龙哥再通知金永祥赶紧灭口……
这就是为什么警方的行动总是扑空的真相!
看到这里,我突然就理解了林强峰为什么总是“不着调”。
他怼班德海,拿他当挡箭牌,看似幼稚,实则是在试探、在迷惑、在保护自己。
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必须比黑暗更狡猾。
这部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枪战场面多激烈,而是它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
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不在对面,而在身边;最大的威胁不是明枪,而是暗箭。
当正义的守护者被腐蚀,当执法者成为犯罪的保护伞,普通人还能相信谁?
好在,总有林强峰这样的人在坚守。
这或许就是这部剧想告诉我们的:黑暗很深,但总有人愿意成为那束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