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智慧深奥,毛主席做得更好

0
分享至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称为是朱元璋成功的九字真言。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在采石矶击败元朝军队,进军占领集庆(南京),在徽州与朱升商讨未来去向,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助力朱元璋步步为营,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那这九字真言含义是什么?又有怎样的战略谋划呢?

“高筑墙”的本质是扩大和巩固根据地

朱元璋率领起义军虽然占领集庆,但周围割据势力和元朝势力虎视眈眈,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朱元璋想要在这片空间生存下去,必须要发展和巩固根据地。



公元1355年,朱元璋占领集庆,在长江地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周围除了元朝军队,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在扩大根据地的同时尽量避免与元朝军队发生冲突,反而与地方农民军周旋,快速占领集庆周围的重要城池作为根基。

“高筑墙”的核心在于发展和巩固根据地,这是一支军队的根基和后勤保障。

“广积粮”的本质是提高根据地的供给能力。

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虽然占领很多城池,扩大“地盘”的同时也出现不好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起义军有些将领胡作非为,不思进取,管不住自己,放纵手下士兵抢夺当地财物,刚得到的民心又瞬间失去。并且军队要打仗,粮草是重中之重,必须第一时间解决。



见此情景,朱元璋立即下令整顿军务,在占领地区积极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农民种田和养蚕,建立屯田制度,保障军队和根据地的粮食供给。这就是“广积粮”的主要方式之一。

“缓称王”的本质是不做出头鸟。

朱元璋占领集庆后,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并没有直接称帝。

周边的张士诚,占领江浙一带后,在高邮称王。这就吸引蒙元的注意力,后被围剿,最终投降蒙元,成为地方军阀。



陈友谅亦是如此,占领江西后,自称汉王,后谋害上司徐寿辉,直接称帝,国号“大汉”。

而朱元璋不称王称帝,在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就是要转移元朝的注意力,并且表面上还接受元朝封爵,也表示追随“小明王”,这样一来,元朝的注意力自然不在朱元璋,朱元璋就有时间和空间清除周围的军阀,进一步壮大自己。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的核心是发展和壮大自己实力,等待时机,一击即中,占领优势,掌握主动权。

朱元璋眼看时机成熟,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陈友谅,后击败周边农民起义军。1368年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在近代,有没有人应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战略方针呢?

应用这九字方针的人很多,但是没有贯彻到底,成了一方军阀,唯有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做到了。

毛主席熟读史书,他是这样评价朱元璋的。

从毛主席的评价中来看,毛主席首先肯定了朱元璋和朱升的战略方针,其次是朱元璋的军事能力,评价朱元璋是“历史第二军事家”。

对于这九字战略方针,毛主席同样做到,并且做得更好,更得民心。

“高筑墙”战略中,毛主席自从上井冈山开始,就在建立发展根据地,就算后来“反围剿”失败,也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建立根据地。毛主席在建立根据地上,不是一块,而是多块,最后是把多块根据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片。



“广积粮”战略中,毛主席做得更好更彻底。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开展的就是土地革命,将获得的土地分给农民,并且大力发展生产运动,让根据地不仅能自给自足,而且能保障红军革命供给。比如南泥湾开荒,陕北延安建立工厂等等,这都是“广积粮”的重大举措。

“缓称王”战略中,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刚开始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到陕北,积极领导和主张抗日,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愿意以蒋介石为领袖,共同抗日。就算抗战胜利,毛主席依旧有建立“联合政府”的想法。直到蒋介石发动内战,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建立新中国。

在上世纪60年代,面对苏联的核威胁,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战略方针来做准备和对抗。



所以,近代对这九字战略方针,发展和实践最好的是毛主席。因为毛主席不仅继承了这九字方针的战略智慧,更在其基础上发展,形成符合时代背景和军队属性的战略思想——武装斗争思想。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方针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有什么用呢?

“高筑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基础资源发展和巩固。这种基础资源包括能力、人脉、其他资源等。

“广积粮”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在发展中的积累和扩展。包括积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学习提升等。



“缓称王”可以理解为默默积累实力,而不是一味的“崭露头角”,也不是不“崭露头角”,重要的是时机把控,一鸣惊人。

领悟这九字真言,一个人也可以从逆境中翻身,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这其中的蕴藏的战略智慧是无穷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原有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灵活应用,才能发挥其带来的智慧力量。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升对朱元璋战略的高度概括,也是朱升对朱元璋提出的战略方针,朱元璋在元末起义军浪潮中笑到最后,这九个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代毛主席领导工农革命,同样在贯彻和发展这九字方针,相比之下,毛主席做得更好,发展更全面。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对于个人也是非常有用的,关键在于活学活用,灵活运用,才能发挥这九字方针的战略智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何氽简史
何氽简史
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870文章数 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