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网站发布了“北京地铁八通线(通州北苑一土桥站)站前广场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招标公告,将主要改造站前广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
公告显示
建设地点:北京地铁八通线通州北苑、果园、九棵树、梨园、临河里、土桥站等6站
建设规模:改造面积约28216平方米
合同估算价:1660.1632(万元)
计划工期:121 日历天
招标范围:八通线通州北苑、果园、九棵树、梨园、临河里、土桥站等6站站前广场及非机动车停车场改造,改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拆除新建广场铺装、阻车桩、车挡等。
据了解,根据北京市交研院做的一项统计,2到7公里的出行中,电动自行车出行占30%以上。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停放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悉,2024年,交通部门组织各区政府完成了53个一级轨道站点各站口两侧道路延长线150米范围内非机动车停车位“应划尽划”,共提供了4.2万个停车位,新增引导标志标识200余处,还针对14个“学医景商”(学校、医院、景区、商场)试点开展治理,初步形成示范效应。
今年年初,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局共同制定了《2025年非机动车行驶和停放秩序治理专项年度工作计划》,基于12345市民投诉工单,总结出23类问题,梳理出161处路口、50个轨道站点、40个“学医景商”作为年度治理重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治理全面覆盖。
近日,据北市交通委消息,上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35个轨道站点和29个“学医景商”重点区域治理,挖潜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2.35万个,设立规范引导标识466处,强化现场引导,开展系列文明引导活动,培育文明停车习惯,相关点位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
地铁天坛东门站附近非机动车停放
天坛公园东门作为2024年全市重点治理点位之一,通过拆除用房、增设共享单车停放区等方式为非机动车停放增容,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今年,属地政府协调地铁公司优化地铁出口布局,结合天坛东门游客出入动线,打通地铁站出口两侧道路,实现有效分流,市民出行舒适度大幅提升。
地铁桥湾站整改前
地铁桥湾站整改后
地铁7号线桥湾站临近景区与居民区,被列为2025年重点点位,结合前期天坛公园东门站治理经验,前门、天坛街道在区交通委指导下,通过实地踏勘和现场会商,综合考量周边交通流量、停放需求等,制定了“一站一策”治理方案。目前桥湾站三个出入口共新增施划12处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所有停放区都实现了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市民可以通过共享自行车APP快速找到附近的规范停放区域,站点周边通行环境显著改善。
此外,市交通委持续改善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环境,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接驳步行道修复18010平方米,站前广场修复30902平方米,新增非机动车停放面积87901平方米,优化无障碍设施35处,拆除护栏6476延米,清理废旧自行车834辆,利用绿化空间复合6308平方米完善接驳设施,让群众接驳出行更便捷顺畅。
各区结合站点实际创新破题,涌现出一批特色案例。海淀区西钓鱼台站采用“空中分流+地面停放”模式和“桥-站-路”一体化空间复用策略,通过增设一处架空栈桥实现上下行客流分离,同时利用栈桥桥下空间新增40个非机动车车位。
海淀区西钓鱼台站改造后
莲花桥站B口依托“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京都信苑饭店将5个停车位改造为人行步道并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早晚高峰安排专人引导。
莲花桥站B口改造后
大兴区德茂站则在符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挪移盲道,既增加停车空间,又修复无障碍设施,破解了非机动车占压盲道的问题。
配备站口秩序管理员
下一步,市交通委将组织各区持续巩固轨道站点和“学医景商”周边非机动车整治成果,推进轨道站点周边停放区“应划尽划”,推动公共建筑开放内部停车设施,打造秩序治理示范亮点,同时着力将成熟经验推广至全市更多区域,实现优秀治理模式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的转变,让停车“就位”、文明“归位”、幸福“到位”。
来源:通州小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