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大事,写名字更是大事中的大事!尤其是两口子一起买房,房产证上到底写谁的名字?是写一个人省事,还是写两个人稳妥?这问题看着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把这笔“糊涂账”算清楚,帮你做个明白决定!
一、 写一个人名字:简单直接,但“后遗症”也不少
优点就一个字:快!
办手续特省心:签合同、办贷款、拿房本,就一个人签字跑腿就行,流程嗖嗖快。
以后想卖房、抵押啥的,也方便,一个人说了算,不用等对方点头(当然,婚内财产操作还是得按规矩来)。
缺点也挺扎心:
最怕“安全感”没了:如果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特别是只写了对方的名字,没写名字的那一方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吧?感觉这房子跟自己关系不大似的。虽然法律上说婚后买的房一般算夫妻共有,但名字不在本上,总感觉少点啥,对吧?我有个朋友小丽就这样,老公婚前付的首付写的自己名,婚后一起还贷。小丽总跟我嘀咕,说每次看到房本没她名,心里就空落落的,尤其吵架时候,老公一句“这我房子”,能把她噎得半天说不出话。你说法律上她有份儿吧,但这感觉上的疙瘩,真不是法条能轻易解开的。
万一闹掰了,麻烦:真走到离婚那一步,没名字的一方要证明这房子是俩人一起买的、一起还的贷,就得费劲巴拉地找证据(比如转账记录、共同还款证明啥的),万一证据不全,搞不好真要吃哑巴亏。就算最后能分,过程也够闹心的。这可不是吓唬人!想想看,过日子那么多年,银行流水早不知道换了几张卡了,当初还贷的卡可能都销户了。找谁证明?怎么证明是你工资还的?万一对方不认账,光扯皮就能把你耗得筋疲力尽。就算法院最后支持你,这中间的煎熬和律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学费”。
“加名”可能变“加税”:如果房子是婚前买的,或者有贷款没还清,婚后想加上另一方的名字,嘿,那可不是签个字那么简单!可能涉及到“加名税”(类似契税、增值税、个税这些)和银行同意,搞不好还得花一笔钱,手续也麻烦。而且银行那关不好过!贷款没清,房子相当于是抵押给银行的,你想加名?得先问问银行同不同意!银行一看,哟,产权人变了,风险也变了,说不定还得重新审核你们两口子的资质,折腾一圈下来,时间精力都搭进去了。
二、 写两个人名字:明明白白,但“甜蜜的负担”也有
优点就是安心:
安全感拉满:俩人的名字都在大红本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甭管谁心里犯嘀咕,看见名字就踏实了,这房子就是咱俩的!这种感觉,就像给感情上了个看得见的“保险”,心里那份笃定,真不是钱能衡量的。尤其对付出多的一方,或者家里老人有出资帮忙的,名字写上去,也是一种交代和尊重。
分家时省大心: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感情真出了问题,要分房子,这白纸黑字写着俩人名字,就是最硬的证据,基本不用扯皮,按共有财产分就完了,省时省力又省心。
一起扛事儿:以后涉及到房子的大事小事,比如卖房、抵押贷款这些,都得俩人一块签字同意才行,互相监督,也防止一方偷偷操作。这招其实挺好,能避免不少冲动决策或者被忽悠的情况。比如有人想瞒着另一半把房子抵押了去投资或者还债,俩人名字在,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缺点就是事儿多点:
办事儿多跑一趟:签合同、办贷款、过户、拿房本…几乎所有环节都得俩人同时到场签字确认,时间得协调好,万一谁临时有事儿,就得往后拖。现在大家都忙,请个假不容易。要是赶上谁出差、或者在外地工作,那就更麻烦了。我见过为了签个字,两口子专门打“飞的”回来的,这成本算谁的?
贷款审核更严点:银行审批贷款时,会同时考察夫妻俩的信用、收入啥的。如果其中一方征信有点小瑕疵或者收入不太行,可能会影响贷款额度或者审批速度。比如一方以前信用卡有几次不小心逾期,哪怕金额很小,也可能被银行揪着问半天,或者要求提高首付比例。要是有一方是自由职业收入不太稳定,银行评估整体还款能力时也会更谨慎,放款可能就没那么痛快了。
以后再买房,可能算“二套”:这个要特别注意!如果这套房写了俩人的名字,贷款也是俩人一起办的,那以后再想买房,在很多城市,不管写谁的名字,都可能被认定为“家庭第二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可比首套房高不少!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差别!这“二套”的帽子一扣下来,差别太大了!比如在不少大城市,首套房首付可能只要3成,利率能打个折;二套房首付直接干到5成、7成甚至8成,利率还上浮!算下来,买第二套的总成本可能多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你说肉疼不肉疼?所以啊,如果小两口还年轻,未来有“以小换大”或者给父母买房的计划,这个“首套房资格”金贵着呢!
三、 到底怎么选?关键看这几点!
感情是基石:两口子感情好,互相信任是根本。如果彼此都放心,写一个人名字图省事也没啥大问题(但最好保留好共同出资、共同还贷的证据)。如果觉得写俩名字更安心,那就大大方方写上!
钱是谁出的?如果是婚前一方全款买的,那写自己名字天经地义。如果是婚后共同出钱(包括共同还贷),那写俩人名字更公平合理,也更有保障。
未来有规划吗?如果你们以后还打算再买一套房,那就要好好掂量一下“首套房资格”这个事了。写一个人名字(并且确保贷款主借人也是他/她),可能为将来保留一个宝贵的“首套房”资格,能省下不少钱。
当地政策吃透没?不同城市关于购房资格、贷款、税费的政策差别很大!特别是限购、限贷政策,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看看写一个人和写两个人对你们后续购房计划有啥具体影响。强烈建议买房前,去当地房管局网站查查最新政策,或者找个靠谱的中介朋友详细问问,别光听网上说!政策这东西,变起来可快了。
总结一下:
图省事、保未来“首套”资格?可以考虑写一个人名字(但务必保留好共同出资还贷证据,避免日后纠纷)。
求安心、求保障、不怕麻烦?写两个人名字是更稳妥、更透明的选择,尤其对共同出资的情况。
最后掏心窝子的话:房子是大件儿,名字是大事儿。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得小两口坐下来好好商量,把上面这些利弊都摊开了说清楚,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感情、出资、未来规划、当地政策)做决定。别为了面子或者怕麻烦就稀里糊涂签了字,更别因为写名字伤了和气。毕竟,房子是给人住的,日子是两个人过的,和和美美比啥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