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弦这个品牌诞生之时是打着TFZ品牌升级的“明牌”亮相的,并没有避讳这个事,而我之前写过的他家两款打头阵的产品,和TFZ末期的调音风格其实有比较大的反差,呈现出了意料之外的细腻、温润,高频的平顺感是过去TFZ的产品里并不多见的。近期的几款产品,我看到了他们对自己过去的“致敬”,包括这款VSA-MAX在内的后续平板产品,都在声音素质感的表达上更加突出、能量感更加的抓耳,关注过这个型号的烧友们应该已经知道了其它媒体老师对它“女毒”的评价,那我这篇争取废话少说,比较直观的给你们呈现出它的一个宏观表现。
![]()
![]()
![]()
![]()
![]()
![]()
![]()
开箱的部分简单带过一些,天地盖式的收纳盒打开后即是本体,标配了一个和包装配色相似的圆形拉链收纳包,标配线上做了接插件部分的LOGO处理,利兹同轴集束结构线芯,无氧铜镀银复合导体,408 多股内芯,外覆高透 PVC 层,柔软度也很高。标配了4.4/3.5可换插头,不过插头的本体部分偏粗,合体后给人感觉插头的金属件部分偏长一些,插上机器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协调,希望后续的产品可以改善一下这个问题。
腔体部分依然是五轴 CNC切削的航空级铝镁合金,但整机的轻量化做的很好、腔体内侧的一些横向纹路弱化了金属的冰冷感、一定程度上甚至削弱了它的金属感,我初上手的时候有些分不清是偏重的塑料还是偏薄的那种金属壳,不过这样的重量必然对应了偏薄的壳体,加工难度也肉眼可见的更高,对于一款售价不到千元的产品来说,是比较有诚意的做工水准。腔体表面是比较无序的亮片堆叠的效果,仔细看的话能够看到腔体面板上若隐若现的“虚空银狩”的中文字符。
![]()
VSA-MAX的这个单元振膜还是相当有说法的,基材的部分为高分子聚合物聚酰亚胺,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镀层,或者说都不算是镀层了,而是在零重力真空舱内,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0.003mm聚酰亚胺基底上生长 99.97% 纯钛晶层,表面再增加陶瓷及复合金属涂层,刚性较传统镀钛振膜提升220%质量减轻 35%,轻若蝉翼,瞬态响应达 0.02微秒,并且有着双环状 N52 钕磁体构成的1.6T磁通密度,并且在前后腔做了针对高低频的特定频段的共振处理材料,最终形成了对重量、刚性、失真、结像、两端能量感的针对性处理。
![]()
![]()
![]()
但,技术这个事儿,大部分是官方提供的信息,这里我们先抛开一边,如果你仔细看过VSA-MAX的详情页你应该会发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产品对“女毒”给出了如此详细的解构与调音分析,你能够看到过去曾经以女毒见长的TFZ、现在的丽弦,他们对自己拿手的这个部分声音给到了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方法论,并且强调了是分析了3000多首亚洲系女声所得来的结论,【嗓音中高频泛音的“非线性震颤”与中频密度的“情感压强”】是他们给到的一个笼统概念,而往下翻的话,还能够看到他们针对具体的频段的处理、甚至给到了具体的歌手、曲目的解析与强化点的逻辑,虽然在文字的渲染上有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吐槽下,措辞像是ai处理过),但是实际听下来,他们不仅做到了逻辑自洽、也真的把写出来的东西落实到了声音里。
![]()
似乎每一个写过VSA-MAX的博主都称它的低频量感是比较充足的,我相信它从频响指标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响度”层面,不是一个低频偏少的塞子,这个也和我们过去常提及的一些女毒塞相悖,因为早期的很多女毒是通过减少低频的方式削弱了人声的醇厚度、存在一定此消彼长的掩蔽效应,让女声的声音变得更加轻盈明亮,从而营造出一种清秀甜美的基底,但VSA-MAX的低频并没有过分削弱低频、甚至还有着比较高的低频回放质量,但它的结像形体感是偏瘦的、不算丰满,听不到那种非常有肉感的低频,而是倾向于紧致、偏弹性,对下潜的极低频深度的表达是点到为止的程度、并不会给的很满,所以VSA-MAX不是一个很适合大编制与现代型电影OST的塞子,极低频的深度给的相对不多、而且速度感稍快,是那种清晰明快、有弹性有氛围但不够深沉、也不具备什么权威感的低频,在流行乐的演绎里是比较万金油的、也适合巴洛克时期的小编制和室内乐。
![]()
VSA-MAX的人声非常符合一个极典型的“亚洲系女毒塞”的表达,而且我感觉这部分的特制是被“pro、plus、max、ultra”了的,这个类型的人声塞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结像和口型的处理上,不能过分舔耳、口型一定要清晰,但也不能有明显的距离感,应该是相对贴耳、但口型清晰且适度,气声的细节一定要丰富、喉音的颗粒感得有,不然像徐佳莹、王菲这种以气息著称的歌手会显得不够鲜活,但丰富的气声、喉音细节有时候比较容易让齿音变得也偏多,这个部分的话VSA-MAX处理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并没有完全把齿音的频段一刀切干净,你能够听到一些齿音的痕迹,但是轻声地“呲”了一下就划过去了,不会有刺激或者过亮的听感,这样一来它在听一些可能录制水准不那么高的二次元ACG的时候,既不会因为齿音的过分削弱而导致高频部分应有的躁动感丢失,也能够让听感有适度的柔化,毕竟有时候听那种ACG的燃曲就是需要适度 “吵闹感”才带劲。所以如果说你喜欢的人声也是偏亚洲系的典型女声、甚至就是纯听这类风格为主,那VSA-MAX也算是千元内最首屈一指的一个型号了,但我为什么要加一句“典型女声”,也是因为这类女毒塞自然会带有它的局限性,前文提到的徐佳莹、王菲自然是不在话下,听宇多田光、南条爱乃当然也不在话下,但是听蔡琴、齐豫这类本身嗓音有一定厚度的女声时,还是会显得他们的嗓音偏年轻化,包括小野丽莎、王若琳这种爵士类的女嗓,他们强调的并不是声音的“甜度”,所以女毒塞毕竟注定了术业有专攻、女声也有很广泛的女声类型,并不能一概而论,VSA-MAX拿手的就是那些嗓音以清秀甜美为主要风格的歌手类型。
![]()
最后再谈一下高频和声场的素质表现,千元塞里我们比较少见那种声场的xyz轴都做的极致平衡和优秀的类型,但VSA-MAX把横向、声场y轴高度都做的非常好,纵深差点意思、因为人声的缘故,整体的结像稍稍有点靠后,尤其是低频的部分,但如果是听Live类的录音的话,你能够听到一定的混响往前方散开的感觉,所以VSA-MAX的声场表现在千元档我认为依然属于比较优秀的第一梯队。高频的部分,我认为VSA-MAX比之前我写过的SPA-Hi End MAX、SPA-Pro MAX在听感上要显得更硬、更有冲劲儿一些,不算是一个比较在意平顺感、细腻感的塞子,能量感的表达有比较强的爆发力、和明显的高频棱角感,不像那两个塞子那么线性,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更接近TFZ末期的那种高素质监听声的调音底子,所以在搭配的时候还是尽可能避开本身高频数码味也重、音色偏亮的机器更合适。
![]()
偏科从来不是什么问题,但一个做偏科调音的品牌应该有自己的态度、想表达的东西,要让用户能够听到自己的思考痕迹,包括在宣传时候的声音也应该和实际的声音做到“言行合一”,VSA-MAX就是目前可以给所有友商们“打个样”的产品,他们在自己擅长的女声舒适区里做了更极致的表达,也会让这个行业如的同行和用户看到,明牌上的偏科也会有人买账、只要你把用户画像做精准且把他们真正的需求服务好,会让烧友们觉得,比起在红海市场里厮杀卷配置,丽弦未来也许会更倾向于做一个有调音温度的品牌。
想进一步咨询或者交流音频相关内容,可以扫一扫添加我的个人微信,也可以手动搜索我的名字缩写“lilingjiaqi”,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微信烧友交流群“+7耳聋病患群”,欢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个人微信私聊获取入群途径,加好友时请备注“烧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