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夏天,一名在工地上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少年爆火出圈。
少年名叫单小龙,曾经有报道说,他是第一个走出高考考场的学生,还说:“啥考题,也太简单了吧,耽误我打工时间了。”这句话直接将他送上热搜第一。
然而近几年,却有人说单小龙被清华退学,因为他已经不在原本的班级名单中,一直低调内敛的单小龙首次澄清,“耽误我打工时间”这句话是假的,被清华退学也是假的。
7年过去,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单小龙如今怎么样了?
2018年的夏天,单小龙是第一个冲出高考考场的人。
镜头、话筒、期待的眼神,都给了他,但是他却抛下了一句“啥考题,也太简单了吧,耽误我打工时间了”这话听起来分外狂妄,直接把单小龙的名字送上热搜第一。
有网友说单小龙在工地收清华录取通知书是炒作,其实高考结束后,单小龙选择搬砖挣钱,确有原因。
当年父亲在外务工时腰部受了重伤,母亲患有眼疾近乎失明,哥哥为了家早已辍学,所以高考结束后,他想的只是趁开学前,靠自己挣点学费。
日薪200元,搬砖、扛钢管,他曾一天搬运近12000斤的钢管。
那张著名的照片里,他黝黑的皮肤、沾满灰尘的脸庞和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鲜红封皮,与其说是戏剧性的反差,不如说是一个少年用肩膀扛起现实的真实写照。
他不是天才,只是一个把勤奋刻进骨子里的普通人,高中时,宿舍最后一个睡,教室第一个到,是他的日常。
就是因为那句被强加的“狂言”,以及“搬砖上清华”的标签,他的人生轨迹瞬间被改变,被迫活在了公众的凝视之下,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了清华园里,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像其他普通学生一样,享受那种不被打扰的隐私。
这种“名声”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你会看到很多看似善意的举动,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尴尬和自卑,比如同学会主动替他交班费,路上会有陌生人直接喊他“搬砖清华生”。这些“好意”反而让他觉得无所遁形,那种被特殊对待的感觉,让他很难融入正常的生活。
直到了2021年,单小龙的名字突然从清华的班级学籍名单里“消失”了,这一下,关于他“清华退学”的谣言又甚嚣尘上。各种猜测又来了,是不是清华学习太难了?是不是扛不住压力了?是不是适应不了?很多人都在等着一个“意料之中”的结局。
事情的发展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不是被退学了,而是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他毅然决然地中断了学业,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北海舰队的新兵。
他选择参军入伍,一些原因是因为想要彻底摆脱那些被强行贴上的标签,摆脱那种被公众凝视和过度关注的困扰。
但更大的动力是因为他渴望在部队的严酷训练中沉淀自己,磨砺心性,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更像是一场对自我的救赎,也是对他内心深处报效祖国渴望的回应。
在部队,训练艰苦,生活单调,他也没有被特殊对待,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这反而让他卸下了心理包袱,他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主动帮助战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为表现出色,他还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的称号。
退伍归来的单小龙,重新回到了清华园,此刻的他,已经不是那个被外界标签和谣言困扰的少年了,他变得更加坦然,甚至能够平静地看待自己的“过去”,那些曾经让他自卑和难堪的标签,现在看来不过是他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
而对于他的贫困家庭,早已通过国家政策和家人的努力,实现了脱贫,清华大学也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政策,让他无需再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他把闲暇时间投入到了国防教育的公益活动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激励更多年轻人,2024年,单小龙顺利本科毕业,凭借他优异的学业表现和在部队的磨砺,他获得了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当然他的征程远未停止,因为他已经规划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回顾过去,他曾经对自己发问:“为何有人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这个问题,现在他能坦然给出自己的答案:“贫困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只要你去争取,这个状态可以被扭转。”
这个曾被一句“狂言”定义、被贫困标签困扰的少年,最终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奋斗,不仅实现了最初“走出大山”的朴素梦想,更冲破了外界强加的所有预设,完成了自我蜕变,并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他曾给高考生写下寄语:“将自己的命运发展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我们永远在路上。”
他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由标签定义,而是由选择和坚持书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