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以行动破局:走进楼宇,用一场“防集宣教”守住职场人的钱袋子
在互联网信息洪流中,真相常常被糖衣炮弹伪装,风险也往往穿着“高收益”的外衣悄然渗透生活的缝隙。尤其是写字楼里奔波的职场人,忙于项目、焦虑理财、盲信“熟人推荐”,更容易成为非法集资的下一个目标。而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选择在这个节点,做了一件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事——将防范非法集资的“盾牌”,送进了写字楼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不喧嚣的防范行动,在6月17日悄然展开
没有大张旗鼓的铺排,也没有仪式感满满的开幕式。6月17日上午,大夏国际中心的一楼大厅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金融安全快闪宣传”。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的宣传小组在人流密集区设立咨询点,横幅刚挂好,知识手册一页页铺开,一场面向楼宇内所有企业职员与业主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正式拉开帷幕。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座”,而是用问题拆解问题;不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直击痛点的实案剖析——从“亲情诱导式传销”到“养老返利陷阱”,从“新型数字货币名义诈骗”到“混淆正规金融名词的投资骗局”,宣传人员用真实案例撕破了非法集资精心伪装的面具。
“你听说过‘收益20%包本保利’的理财计划吗?其实它正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看到‘国家扶持项目’这类关键词是不是很心动?它往往隐藏着非法集资的核心诱饵。”一问一答之间,职场人停下了匆匆脚步,开始认真翻阅手中的宣传册。
那些走进楼宇的警醒句子,比任何海报都更有分量
一句“天上不会掉馅饼”,放在日常对话里似乎有些过时,但当它配合着真实受害者的影像资料出现时,分量顿时沉甸甸的。鼎诚人寿的宣传人员没有选择“温吞教育”,而是采用“击中现实”的方式,用案例唤醒警觉,用对话增强识别。
“我们进楼宇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希望把警示放在你最可能忽略的地方。”这是一位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说的。她手里攥着几十份资料,在中午人流高峰期依旧坚持站在岗亭前,向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白领解释“正规金融”和“非法集资”的区别。
“非法集资正变得越来越‘高智商犯罪’,再也不是街头小广告了。”现场一位物业管理人员直言,“很多年轻人,甚至金融从业者都难以识破。我们特别感谢鼎诚人寿这样的机构愿意走进楼宇‘敲门式’科普,非常及时。”
从“宣传任务”到“社会责任”的跃迁,鼎诚人寿不做表面文章
过去,很多金融宣传止步于机关走廊和公园广场;今天,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用一次“进楼宇”的行动,突破了形式的藩篱。比起完成KPI式的“打卡任务”,这一次更像是一种主动承担,一种贴近真实语境、贴近生活节奏的“防线构筑”。
这不只是对“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的回应,更是鼎诚人寿对“负责任金融机构”角色的深度演绎。陕西分公司用实践证明,金融服务企业不只是经营数字,更是守护信任的屏障,是风险时代中那一盏不轻易熄灭的“预警灯”。
宣传形式可以更新,但底层信念不能动摇
未来是否会有AI仿冒客服诈骗?是否会有元宇宙式集资骗局?可能性都存在。但唯一不变的,是对正规金融信仰的坚持。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在本次活动中并没有止步于“一次性宣讲”,而是已规划下一步将持续进入更多写字楼、社区中心、高校园区,推动防诈教育“常态化、分层次、可持续”。
他们也计划将防诈内容纳入公司日常的客户教育体系中,让风险意识成为客户选择产品前的“第一认知门槛”,而不只是事后补救的工具。
风险在暗处,保险站明处
保险的意义从来不是回避风险,而是让你拥有应对风险的底气。而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也不仅是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专属任务”。鼎诚人寿陕西分公司用行动告诉我们,保险人也可以成为抵御金融风险的“社区守护者”。
这一次,他们没有用高昂的广告语和花哨的展板,而是用一份份真实案例、一场场面对面解读,把“钱袋子”真正握在了群众自己手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