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创41年历史宇航员返回,2027年本国首次载人飞行:3人飞3天?

0
分享至

印度创造41年本国飞天历史的宇航员回来了!公理四号载人飞船在7月14日撤离国际空间站,并且在经过超22小时飞行之后,7月15日返回了地球,本次任务圆满结束。

这一次任务成功之后,对印度来说,的确是令人惊喜的,这也在推动本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历史。


这对印度未来自己的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来说,也是具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详细看看,先看看这一次任务,再来看看印度的飞船问题。

印度创41年飞天历史宇航员返回,做了什么?

本次Axiom-4(Ax-4)——公理四号任务,是一次私人飞行任务,其包含了4名宇航员,分别为美国宇航员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印度宇航员舒布汉舒・舒克拉,匈牙利宇航员蒂博尔・卡普,波兰宇航员斯瓦沃什・乌兹南斯基,除了美国宇航员之外,其他国家都是首次派遣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


而这一次任务整个任务周期为14天左右,不过从时间来看,也算是超出了几天,总计是开展了60项实验任务。

而在这一次任务返回之下,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披露,此次“龙”飞船携了大约263千克的科学设备和物资返回地球。


所以,又是一批科学实验成果,这里面也包含了印度的。

当然,这一次任务之中,最具有特殊的也就是印度,毕竟这一位宇航员,也是印度自己载人任务“加甘扬”(Gaganyaan)预备宇航员,在进行空间站任务之下,就是进行相关性数据收集,为本国的航天提供支持。


而这一位航天员也是印度航天员Rakesh Sharma之后,41年来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创造了印度再次飞天的梦想。

所以,在这一次任务之下,印度也对自己的飞天任务感到骄傲,接下来也会带上国际空间站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的太空实验,然后将其带回印度,推动自己的载人航天任务。


按照此前的说明,印度主要进行了7项科学实验,包含了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动植物以及人体肌肉的表现等实验,这些都是未来印度自己载人航天工程要做的,不得不说,印度为了这一次飞船,花费50亿卢比(约合5900万美元)去做,真的是大方,这完全是拿出了巨额来进行推动任务了。

毕竟印度在航天领域,都是走“便宜路线”,这基本上都可以为印度打造一艘登月器了,其印度的月船三号任务也才用了7500万美元左右,所以,这对比一下就可以看明白。


所以,这对比一下,就知道印度对该任务多么重视,是印度踏上本国载人航天的重要一步,这就是基本情况。

印度首次载人飞行:将达3人,比中俄美都多

的确,印度航天员的任务是为了本国的载人飞船做支持,但相对于印度自身的载人飞船任务来说,其目标还是很大,在首次自己载人飞船任务之中,就要超过中俄美,数量上要占比较大的优势。


只不过,首次载人飞行的计划也出现了延期,最初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的无人测试,也延期了,在年初公布下半年测试,结果呢?至今还没有进行测试,会不会再次延期,这个明确。

但是相对于首次载人飞行计划来说,已经确定延期了,从最初的2026年,也延期到了2027年,这背后的原因印度也说明了,要确保飞船的安全性,并且技术等问题带来的。


只不过,安全问题是印度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说延期的时候,把美国都带出来了,那就是美国的星际客机飞船在进行首次载人飞船任务之下,出现了重大变故,其两位波音宇航员在进入国际空间站之后无法返回,还依赖于美国龙飞船将其带回。

并且宇航员在上面的生活时间,从最初的8天变成了长达9个多月,同时,在自己的飞船返回之后,问题也找不到。


所以,在今年美国宇航局(NASA)再次说,准备先考虑将波音飞船转变为货运飞船发射,来进行测试,在后面进行数据收集,在没有问题之后,再来进行载人飞船的测试,从而确定安全系数,进行飞行。

所以,印度以美国星际客机飞船为教训,来进行飞船的安全系数确定,这是应该的,毕竟自己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都是比中俄多,3人啦!而且将三名航天员送入400公里地球轨道并停留72小时,这时间也不短,其他国家都是1人,一旦成功的话,的确印度就要创造历史了,不得不说,印度的航天目标还是很大。


如果成功了,那也成为了中俄美之后,第四个具有这样实力的国家。那么,对印度来说就是一次极大的挑战,突破了也必将是本国的荣誉。

是否能够挑战成功,这也是印度在后面面临的困境,只不过确保飞行前,印度同样要进行无人测试,在首次测试之中,可能会带上一个机器人。


此前公布过,不知道有没有变化,在完成测试之后,后续的航天任务就会推动首次载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步骤。然而呢?其实相对于印度来说,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印度的航天实力整体薄弱

的确,印度的整体航天实力薄弱,本国的航天系统较差,并且在全球范围之中,是属于航天第二梯队,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来把控的。


比如:印度执行的月船三号任务,印度根本无法掌握自己月船三号的动向,是依赖于欧美完成的,这也不是说我拉低了印度的档次,这的确是事实,其月船三号飞到什么地方,什么状态等等,都是依靠欧美来说的。此前,不是印度执行了一次太空对接任务测试吗?

这一次测试过程之中,也显示了印度地面测控的不足,因为它只能监控自己的所在区间,只要错过了这个窗口期,那就需要等待,所以,印度的航天实力整体薄弱。


这也说明了,印度在2030年前完成之际的空间站建设,还需要加大自己的测控布局,不然未来空间站在太空之中飞行,自己无法做到测控,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以,无论是载人飞船,还是空间站,还是未来印度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其实测控就是里面最为关键的,如果这些做不好的话,那对未来整个任务的推进,都是较大的伤害,甚至完全没有办法推进。


所以,印度载人飞船计划在后续进行测试的时候,这方面如果不快速建设出来,再依赖欧美,要是“闹掰了”,那的确带来的后续后果等问题,这不是简单,就看印度能不能快速推动起来吧。

这也说明了印度要让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航天梯队,这还需要继续努力,其给出的自己目标的确很大,但目标大也需要继续努力才可以实现,这首次载人飞船就实现3人飞天,并且还要执行3天?会不会改变计划呢?


这就看后续印度自己吧,这里只能说,印度的设定目标大,一旦实现,可能印度还真的在实力上,会上一个阶梯,期待成功吧,航天发展就需要竞争才有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16:07:08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娱乐领航家
2025-10-27 22:00:06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2:04:32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2 10:05:25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墨兰史书
2025-11-17 18:35:03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乡野小珥
2025-10-21 06:52:16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体谈
2025-11-19 00:09:42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9:03:34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9 12:38:37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小莜读史
2025-10-20 15:47:00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新京报
2025-11-18 10:43:03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20:12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猫眼观史
2024-10-22 15:49:38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财联社
2025-11-18 17:16:04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卷史
2025-11-16 20:08:1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天涯杂志
2025-11-18 10:31:02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一只番茄鱼
2025-11-17 21:37:05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2025-11-19 05:31:00
趣味探索 incentive-icons
趣味探索
有趣有料的科学,一起去探索!
10395文章数 1262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本地
手机
游戏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程晓玥展示大肚子,二胎4个多月就显怀,孕中期胃口大开才92斤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