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A股最近又要以小博大了。重庆一个加氢站300万的氢能补贴政策一出,朋友圈立刻炸开了锅。看着满屏的"氢能概念股名单"。
一、政策暖风下的冷思考
重庆这份《2025年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确实诱人:加氢站建设补贴30%,单站最高300万;氢气销售还有运营补贴。证券时报的报道里,分析师们如数家珍地列出一堆股票。
但炒作是分各种各样的类型,氢能炒作肯定不是看业绩,这个跟可控核聚变是一样的,现在很难赚钱,但前景非常美好。于是行情很容易炒一波就跑。
这种时候,机构就特别注意自己的成本(成本短期高了,就害怕炒上去自己举杠铃)。所以,越是题材,越不是瞎炒,而是「控制成本,提前布局」,对此下文我详细说。
![]()
二、好股票的成本游戏
真正的好股票就像精心调制的咖啡,需要时间沉淀。股价爆发需要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来自反复震荡。这个道理,我在用大数据系统跟踪「机构库存」数据后体会尤深。
去年伊以冲突时的石油概念股就是典型案例。通源石油一周翻倍,媒体都归因于地缘政治。
![]()
但系统显示,其「机构库存」数据在冲突前已活跃数周。就像下图显示的橙色柱体,机构资金早已悄然布局。
![]()
我们要明白一点,机构大资金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一口气就拿到足够的筹码,既要买入,还不能让别人看出,只能是反复震荡,本质上就是买的多卖得少,但是你从当天的交易里面是看不出的,毕竟交易是对等的,多少买入就有多少卖出,而且现在监控这么厉害,如果都是大单买那一定会是异动,所以都是小单买小单卖,所以你很难从所谓的「资金流向」里面发现蛛丝马迹。
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机构一直参与,那就是要多关注的,再看看下面这几只股票,其实和上面说的「通源石油」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不同的行业,但是机构的手法却是一样的:
![]()
![]()
![]()
我跟踪过太多"政策牛股",发现一个铁律: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机构库存」数据的持续活跃中。那些突然爆发的个股,就像魔术师突然变出的鸽子——其实鸽子早就藏在袖子里。
比如某氢燃料电池企业,最近60个交易日里有52天出现「机构库存」活跃。这种持续性,远比某个政策文件更能说明问题。毕竟机构真金白银的投入,比分析师的口头推荐实在得多。
我见过太多人沉迷于追逐热点,却连最基本的资金行为规律都不了解。就像现在氢能概念火热,真的和基本面有多大关系?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