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温度的文字。
它们不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像是一个个静默的灵魂,有骨、有血、有脉络,有情绪。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诗,藏着风,藏着雨,也藏着我们未说出口的故事。
![]()
![]()
小时候,练毛笔字,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木桌前,展开宣纸,磨墨调水,执笔描红。第一课学的是“人”字,一撇一捺,简单却不容易写好。先生在旁轻声道:“一撇为肩,一捺为脚,人要有担当,也要站得稳。”
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汉字也有性格,它们不仅仅能表达意思,还教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家”字,上头是“宀”,像屋檐一样,遮风避雨;下头是“豕”,是古人圈养的猪,一只猪在屋檐下,是最本真的幸福写照。古人没有钢筋水泥,却用一个字刻画出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这个字,至今都在我心里,时常提醒我,家的模样,并不复杂,有饭,有人,有光,就够了。
我也喜欢写“静”字。青山不语,湖水无澜,左边是“青”,右边是“争”,将喧嚣的争夺之意,交由“青”来温柔化解。“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在心中有喧嚣时,依然能保有一片清明。每当烦躁不安时,我便在心中默写这个字,一笔一画地将自己拉回平静。
汉字的美,不只是结构之美,更是意境之美。比如“念”字,上是“今”,下是“心”——“念”,是此刻的心,是当下的思,是不能忘却的柔软。每当我想起远方的亲人,思念的情感无以言说,脑海中便浮现这个字,它代替我说出了千言万语。
再比如“缘”字,一边是“纟”,表示线,一边是“彖”,是古代占卜时用的象形符号。缘分,仿佛是看不见的线,命中注定地将两个陌生人牵引靠近。我们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一句温柔的叹息,其实都藏在“缘”字之中。
我爱汉字,因为它们沉默,却能诉尽悲欢;它们古老,却从未陈旧。每一个字,都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心灵的慰藉。
在某一个清晨,街角的招牌上,写着一个“早”字,太阳从草木间升起,是一日的希望;在某一个夜晚,日记本里写下“倦”字,一日奔波后只想沉入梦中。汉字无处不在,陪我们走过每一寸日子,也记录下每一缕心绪。
![]()
我们从小在字里长大,从识“人”到写“情”,从写“山”到画“心”,不知不觉,我们也被这些字形塑、熏陶,最终成为一个内敛含蓄、温润如玉的自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拼音输入、表情替代、简写流行,越来越少人愿意停下来,认真写一个字。但我仍旧愿意偶尔放下手机,铺开纸张,用笔墨写一封信,写一段诗,写一个人名,写一个“念”字,静静感受汉字中流淌的温度。
那不是古板,而是敬意;那不是落后,而是连接我们与千年文明的桥梁。
一个个字,写出来,是日常;串起来,是诗意;念出来,是文化;读进去,是自己。
愿我们不忘写字,也不忘写字时的心情;不忘汉字,也不忘那些藏在字里的,温柔而深远的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