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无论是美国发起科技战,还是关税战、贸易战,一旦迫使中国不得不端上稀土这道“硬菜”时,就算玩过头了,失算了。
因为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医疗、军工等众多高科技领域。长期以来,美国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高度依赖稀土。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开采量、冶炼分离产能及供应量均居首位的国家,尤其在高纯度稀土加工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和核心技术。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我们对稀土资源的战略性重视,出口管制措施也逐步加强,这使得美国的科技产业和军工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
美国汽车制造商首当其冲,驱动刹车、转向系统和燃油喷射器的电机生产离不开稀土磁铁,企业高管们警告政府,工厂减产危机一触即发。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军工、高科技等产业对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如F - 35 战斗机单机所需稀土种类超20种,一枚高精度导弹平均需要使用稀土1 - 2公斤,而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储备仅够支撑数月。
在关税战中占不到中国便宜的美国,不得不谈判,释放消息,愿解禁一些科技方面对中国的限制,以换中方稀土松绑。
但是,我们现在对美的科技、经济等依赖程度已经很低,更多替代方案也在切换之中,况且美给出的条件,以及诚信态度,我们还需要考量。因而,我们反倒不急不慢。
随着时间推移,美在关税谈判中越来越不具有优势。虽然之前,通过第三国其他途径,绕过中国禁令搞了一些稀土资源,但这引起了我们警觉,已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根子上的问题,还得另想办法。
于是,美国憋屈着自己,开始从电子垃圾中“淘金”。
曾几何时,大量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废弃电子产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其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我们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污染,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民众的身体健康。
现在,时过境迁,如今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全球大量电子垃圾逆流向美,加之美国年产生近千万吨电子垃圾,形成了获取金、银、铜、镍、锂、钴等重要金属,以及钕、镨、铽、镝等稀土元素的重要“宝藏”。
如果按照这个路子发展,美国稀土问题看似可以迎刃而解?实际上,经过了解,从电子垃圾中回收稀土,对于美国以及全球集约化发展的确有益,但实际操作,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垃圾中的稀土含量稀少且分散,提取过程极为复杂。一块电脑主板上,不同区域使用的矿产各异,需先打碎分离,再区分不同矿物,整个工艺难度极高。
并且在回收钕、镝等稀土时,需使用酸液和有机溶剂,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还会产生难以处理的废料。
从经济层面,回收成本居高不下,从一吨电子垃圾里提取的稀土量,远低于从一吨稀土矿中提取的量,成本却数倍于后者,这使得大规模商业回收面临重重挑战。
尽管美国拥有稀土矿储量,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区,就有丰富的稀土矿,但最终仍需将原矿送至中国进行处理,才能转化为可用材料。
因为,稀土精炼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且规模效应显著。在稀土提炼和加工环节,以及供应链、产业链上,全球还是严重依赖中国。
中国进口稀土原料,出口稀土成品,还锁住技术和产业,压倒性优势明显。
美国要能构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早就构建了,主要是新建一套完整的稀土供应链,不仅需要长期规划,还需巨额投资与政府大量补贴,这对美国来说,可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所以,美国从电子垃圾回收中寻求稀土,只能是权宜之计,以及试图通过第三方转运的投机行为,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其稀土短缺的现实问题。
从长期看,美国已经越来越“卡”不住中国脖子了,而中国仅一个稀土就可以“钳制”美国全身。
在这方面,美国真的没有好办法,打不过,抢不了,也只能“仰人鼻息”,老老实实诚信合作,摒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维,通过对话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顺时代之流,行人类大道,或许这才是走出困境的最优解。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文化、商业、铁路。微信公众号:评论员解筱文(zgmjpl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