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2个六月,老话说“前六月不远行,后六月宜穿红”是何讲究?

0
分享至

2025年是个特殊的农历年,有两个六月。

在民间,这样的年份月份被看得很重,有各种的讲究。

比如老人们常说:“前六月莫远行,后六月要披红”。什么意思呢?具体是什么讲究?关于闰六月,还有哪些说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闰六月从何而来?

今年有两个六月,第一个农历六月,从6月25日开始,而第二个六月(即闰六月),则从7月23日延续到8月22日。



为何会多出一个月?

这主要源于我国的阴阳合历。大家都知道,农历一个月大约29.5天,一年354天左右,而阳历一年约365天,两者相差约11天。三年累积下来大概相差一个多月。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季节与月份对应不上。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古人发明了“置闰”方法,在适当年份增加一个月(每两到三年增加一个月),即农历年中有13个月。其中,重复的这个月,便是闰月。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中气呢?

中气指的是逢偶序数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体系中,中气是12个关键节气,与另外12个“节气”(又称“节令”)交替出现,具体如下:



正常月份中,包含一个中气(如正月有雨水),而当某个月份从朔到朔的周期内,未包含任何中气(比如2025年闰六月),则按照“无中气置闰”的办法,被定为闰月。

有些朋友可能还是不太理解,我们展开分析一下:

翻看日历,你会发现,2025年的正常六月,包含了中气大暑,时间落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八,公历时间是7月22日。

但在接下来重复的这个农历六月,只对应“立秋”一个节令(节气),处暑中气跑到了下一个月去,落在了8月23日,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一。都说“无中气则闰”,所以2026年是闰六月就不难理解了。



二、民俗里的闰月及禁忌讲究

在传统文化中,闰月被视为“虚月”。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虚即表示“虚拟”、“虚无”等,与实实在在的“实”显然存在区别。

闰月本身就是人为设置的,所以古人认为闰月是“虚拟”月份,与常规月份相比,更具有“虚”或“空”的属性。这种认知,逐渐演变为民间禁忌的来源,如避免在闰月办重要事项,以防“违背天意”。

老话说“前六月不远行,后六月宜穿红”,这样的说法,基本上由此衍生而来。



前六月为何不远行呢?

这主要是因为,盛夏时节本就高温多雨,天气不稳定。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泥泞的道路、突发的暴雨、肆虐的蚊虫等,以及酷热的天气,都会让远行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

如今虽有了高铁、飞机等便利的交通设施,但盛夏出行的健康隐患依然存在,比如中暑、水土不服、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依旧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前六月不远行”这句话放在今天,仍对我们有警示作用,提醒我们:炎炎夏天,出门在外,平安第一。六月若需远行,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和问题。

后六月为何要披红?

这大概与民间穿红避邪的习俗有关。在中华文化中,红色是太阳的颜色,象征着生命与活力,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有平衡阴阳、驱邪避灾的寓意。



2025年恰逢乙巳蛇年,天干“乙”属木,木色青,因此被称为“青蛇年”。

在传统习俗中,属蛇等生肖的人被认为需特别注意,尤其是闰月被视为“虚月”,属蛇、猪、虎、猴等生肖的人,宜穿红衣纳吉,驱邪避害。

除了“不远行”和“要披红”,闰六月还有不少习俗讲究:

送闰月鞋:在一些地区,子女会在闰月为父母买鞋。老话说“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千年”,一双手工千层底棉鞋,绣着“寿”字或如意纹样,承载着子女对长辈健康长寿的期盼。



闰月饭:在我国福建闽北等地区,有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也叫"吃后头饭"或"吃六亲饭"。这一习俗背后的寓意是出嫁女有娘家人,有父兄等“靠山”庇护,夫家人不可轻视和欺负女子。



又比如,民间还有“闰月不动土”、闰月忌迁坟,闰月忌上坟等说法。

三、读书君说

总的来说,以上很多习俗,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在理解其背后的美好期许之后,或许便能更好理解和看待民间的各种习俗文化,以及禁忌讲究。

关于闰六月,你的家乡,又有哪些习俗说法和禁忌讲究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来自网络及AI绘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坐滩破船迎来大结局?中国把仁爱礁围成铁桶,菲军参谋长下死命令

坐滩破船迎来大结局?中国把仁爱礁围成铁桶,菲军参谋长下死命令

古事寻踪记
2025-08-29 07:31:53
通缩杀疯了!99%的人抢降价货,1%的人囤这3样躺赢

通缩杀疯了!99%的人抢降价货,1%的人囤这3样躺赢

流苏晚晴
2025-11-01 22:08:24
美国报道的南海撞机事件,迫降后全国专家会诊,美方说万幸没升级

美国报道的南海撞机事件,迫降后全国专家会诊,美方说万幸没升级

干史人
2025-08-30 07:00:02
釜山会谈刚结束,德国火速转向,柏林果断炒掉外长,荷兰却沦为最大笑话

釜山会谈刚结束,德国火速转向,柏林果断炒掉外长,荷兰却沦为最大笑话

孔孔说体育
2025-11-02 06:19:25
39岁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39岁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2 18:40:16
适合轻熟气质的姐姐穿的简约搭配

适合轻熟气质的姐姐穿的简约搭配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0-08 14:47:01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离婚才7天,41岁唐嫣直接官宣喜讯,原来早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离婚才7天,41岁唐嫣直接官宣喜讯,原来早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科学发掘
2025-10-31 06:27:46
王艺迪4:3夺冠,拿到4万美元,收获第三个冠军赛女单冠军

王艺迪4:3夺冠,拿到4万美元,收获第三个冠军赛女单冠军

郭揦包工头
2025-11-03 00:45:32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山河月明史
2025-09-09 17:00:57
3年之后,两岸统一的希望,恐将落在这个人的身上!

3年之后,两岸统一的希望,恐将落在这个人的身上!

老范谈史
2025-10-18 21:13:14
朱芊曦2-4王艺迪,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赛后朱芊曦诚恳的表态

朱芊曦2-4王艺迪,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赛后朱芊曦诚恳的表态

大嘴说台球
2025-11-02 22:34:13
1946年,朱旦华被救回延安后,江青仔细看她的长相:我认识你

1946年,朱旦华被救回延安后,江青仔细看她的长相:我认识你

元哥说历史
2025-11-01 16:20:03
老师不敢讲了!教科书遭清洗,敏感内容全删除,美国教育风向变了

老师不敢讲了!教科书遭清洗,敏感内容全删除,美国教育风向变了

壹知眠羊
2025-10-31 14:37:57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31 11:34:31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我爱英超
2025-11-02 17:29:43
波司登有对手了!山东小厂逆袭成户外黑马,13亿卖爆中产衣柜

波司登有对手了!山东小厂逆袭成户外黑马,13亿卖爆中产衣柜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01 00:48:51
网传某律所合伙人带小三产检被抓,正妻质问:叫你妹妹还是姐姐?怀上没?

网传某律所合伙人带小三产检被抓,正妻质问:叫你妹妹还是姐姐?怀上没?

互联网大观
2025-11-01 09:51:44
养花人的天塌了!工业废土伪装成养花土被曝光,自制营养土成潮流

养花人的天塌了!工业废土伪装成养花土被曝光,自制营养土成潮流

环球网资讯
2025-11-01 12:11:29
致哀!兰州大学发讣告

致哀!兰州大学发讣告

双一流高校
2025-11-02 20:26:44
2025-11-03 03:59:00
读书文史 incentive-icons
读书文史
国学经典、文化艺术,全网同名
610文章数 13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本地
时尚
手机

教育要闻

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要教,榜样的力量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